飲食健康★腦中風愈來愈年輕!「這些生活習慣」記得改...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腦中風愈來愈年輕!「這些生活習慣」記得改...

近年來隨著氣候的變化,國人飲食習慣偏油炸及精緻。生活型態改變,加上運動量減少,慢性疾病患者年齡越來越多,高血壓病人與日俱增,導致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增加,另外也逐漸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

年齡已經不是腦中風的指標之一

據衛服部統計,台灣地區腦血管疾病是10大死因的第3名,腦中風好發於65歲以上的患者,且約佔發病60~75%,傳統觀念上年齡常被當作腦中風指標之一,但根據臨床觀察發現,腦中風愈來愈年輕,可見其他因素造成腦中風的比率漸增,生活習慣恐為主因!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護理師涂蘭馨指出,中風後的生活對病人及照護者都具有極大改變,往往不只是經濟上的負擔,對心理上也會產生壓力,所以中風患者或照護者常於出院前幾天,就會開始詢問醫師及護理師,避免再次中風的預防方法,希望能徹底杜絕隱形殺手。

找出危險因子 減少誘發中風的機率

涂蘭馨護理師表示,一般而言,再次發生腦中風的機率為1/3,而雖然表面上腦中風在短時間內發生,但實際上腦血管的病變或危險因子早已存在。預防再次腦中風的方法就是盡量找出生活中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喝酒、飲食習慣異常,並針對這些危險因子做好預防及控制,以減少誘發中風的機率。

面對患者或照護者的提問,患者需要漸漸改變生活型態,不再攝取高油、精緻化的食物,才能避免再次中風。涂蘭馨護理師提醒,中風的發生並不是無限迴圈,只要遵循及踐行醫護人員的指示,再次發生中風的發生率會漸減,患者或照護者無需過度緊張。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王媽媽自從更年期後,每到夏天總會覺得私密肌膚搔癢、悶熱,伴隨許多白色乳酪狀的分泌物,王媽媽心中雖擔心自己是不是被什麼不好的東西感染,但又因害羞不敢去看醫生而延遲就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醫部醫師包育菁表示,許多女性朋友和王媽媽一樣,每到夏天就會出現這種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乾眼症之盛行率約是15%,但是隨著3C產品的普及和使用增加,盛行率有上升及年齡層下降之趨勢,根據統計,國內罹患乾眼症者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估計全台有近600萬人罹患程度不一的乾眼症,也就是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 臨床上也發現,隨著近年國人長時間觀看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中醫保健盛行的「十巧手」,就像練功一樣,十種招式做按摩復健,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良一表示,中風病友因為行動的限制,比較缺乏戶外活動,可以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來強化循環與筋絡,十巧手是十種招式,主要針對穴位按摩,從點到線強化功能,中風患者常因為無力而行動不便,十巧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為了應付生活中接踵而至的壓力,也為了減少壓力對身體造成的慢性傷害,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作息正常不熬夜、規律的運動等,學會自我壓力管理,試著去適應並控制壓力,以冷靜的態度面對壓力問題,理性思考事件本身,並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向外尋求能幫助解決問題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