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大突破! 台灣團隊登國際期刊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胰臟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第八位,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只有不到2成的患者可在早期就被診斷,進行手術治療;但即便如此,仍有超過80%的患者會在術後五年內死於腫瘤復發。而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日前發現,人類胰臟癌中存在6個基因分子標記,且此一突破性發現,即將刊登在11月份的頂尖國際期刊腸胃學 (Gastroenterology) 上,並將同時提出美國暫行性專利申請。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坤志醫師、陳立宗所長及張俊彥前所長 (現任成大醫學院院長) 所帶領的胰臟癌研究團隊,與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沈延盛醫師帶領的上消化道癌醫療團隊合作,利用獨創的三次元組織工程技術結合生物及臨床資訊分析,發現人類胰臟癌中存在6個基因的分子標記,可以反應腫瘤幹細胞的活性,並極為準確地預估胰臟癌病人手術後的預後,其準確率可高達95%,大幅超越傳統臨床病理指標和全球其他已知的分子指標。

此外,國衛院研究團隊也發現,此6個基因標記中的首要基因,扮演著使胰臟癌幹細胞及其疾病惡化的主要推手,動物實驗更發現,抑制此基因就可有效抑制胰臟癌幹細胞,進而抑制胰臟癌轉移並延長存活期,可作為發展胰臟癌治療藥物的重要治療標的。

實際運用上,利用此6基因標記可以計算出預後指數,並可藉此準確估計胰臟癌病人手術後的預後。檢測後若具有早期 (半年至一年內) 復發風險的病人,便可考慮接受較積極的輔助性化療或標靶療法,以期能有效延長存活期。研究團隊目前正規劃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轉譯研究,希望藉此開發出針對癌幹細胞的標靶療法,造福更多胰臟癌患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87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李先生,因工作壓力大,每天抽兩包菸以上,下班應酬重口味又油膩。直到出現咳嗽、喘後長達半年後,才緊急就醫,最後確診為心臟擴大引發肺積水導致。李先生的心臟功能僅剩下正常人一半,需裝三支心臟支架,才恢復三分之二的功能。李先生才開始警惕,希望透過運動替換抽菸來紓壓,並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醫療公關樣貌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無論是品牌行銷或是商品推廣,都需要透過行銷公關公司扮演企業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你知道醫療產業,像是醫師、醫院、藥廠等也有行銷公關的需求嗎?而醫療行銷公關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平時的工作內容又有些什麼?醫療公關工作變化高 掌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18歲的青青認真地在速食店裡清潔桌面,雖然因為結節硬化症影響到她智力的發展,常常無法判斷何時可以進行清潔工作,但她喜歡現在的自己,用自己的雙手賺取每一分金錢,感覺到人生的踏實感。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內科王煇雄醫師表示,青青就診時,還是個嬰兒,一路走來,不管是心臟、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失去親人是人一生中重大壓力來源之一,但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認為,飼養毛茸茸的寵物或許可以幫助減輕痛苦,研究刊登在《老年學家期刊》(The Gerontologist)。   研究人員調查了437名老年人,部分的人因離婚或死亡而失去配偶,但發現家中有養貓或狗,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