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增敏劑+減重  控糖效果再提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糖尿病患者只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控制血糖就可以了嗎?! 醫師建議,接受糖尿病治療的同時也要控制體重,雙管齊下,效果將會更加顯著。

在台灣有75%至80%的糖尿病患者,常伴隨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阻礙了新陳代謝功能,才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發生。門診中,常有患者覺得減重困難,又覺得糖尿病對健康沒有即刻性的威脅,未積極治療與控制,導致嚴重併發症發生才後悔莫及。

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內科主任林中生教授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是相當複雜的代謝性疾病,主因是胰島素阻抗現象,與肥胖及粥狀動脈硬化有很強的相互關係。胰島素阻抗除了引起糖尿病外,與許多慢性疾病也息息相關,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進而造成動脈硬化現象,血管阻塞,嚴重則會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台灣有近半數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併發症。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可分為「小血管病變」及「大血管病變」兩大類。「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不全或是神經遲鈍,嚴重者可能引起失明或腎衰竭等情形;而「大血管病變」則恐有心臟疾病、中風、截肢等。

林中生教授進一步說明,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避免併發心血管疾病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何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同時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療重點之一。國外有一大規模的PRO-Active研究結果發現,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除有效控制血糖外,更可降低28%心肌梗塞的再發生率,以及48%的腦中風再發率,對於曾經發生過腦中風、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林中生教授叮嚀,對於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減重是很困難的,甚至有患者不減重寧吃藥,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醫師建議還是要從生活習慣改善,規律的運動,將體重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只要減輕3-5%就可減緩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配合醫師定期回診追蹤,遵從醫囑服用藥物,千萬別輕易聽信坊間偏方,適時就醫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45

相關推薦

(此圖為示意圖 圖片來源1 2) 煩人的眼袋出現的時期是因人而異的,大多數人是在25~30歲之間就會生出眼袋,45歲左右更明顯,眼袋的出現不僅影響人們的形象,也會一定程度的影響人們的自信心,因為看起來衰老、憔悴。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預防眼袋呢? 首先要瞭解眼袋的形成原因才能更有效...

閱讀詳情 »

游完泳眼睛紅是因為水里尿太多?不明液體真相太驚人 夏天到了,很多人為了解暑都會去游泳館游泳,但是近年來游泳館的水質問題一直遭到了人們的質疑。近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健康游泳項目負責人米歇爾·赫拉夫薩說:“在游泳池裡投放氯和消毒劑是為了殺滅細菌。但人們在游泳池裡小便會令...

閱讀詳情 »

近年來,「排毒」變成熱門的養生話題,與近期頻傳的食安風暴脫離不了關係,許多人會擔心吃了多年的黑心食品,體內毒素累積過多,成為健康上的隱憂。其實人體每天都會代謝許多廢物,無法代謝、積存人體的便是「毒」,與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等息息相關,可以說生活中處處充滿「毒素」。 但也不必因此感到恐慌,人體自身擁有...

閱讀詳情 »

腸道排毒飲食祕訣 腸道排毒Q&A專家解惑 Q 蘋果醋可以維持腸道菌叢平衡? 蘋果醋能鹼化體質,幫助腸道達到酸鹼平衡 蘋果醋含有機酸,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排除毒素;檸檬酸則可促進腸道分泌消化液,調整腸胃功能,使排便順暢、預防便祕。蘋果醋鹼化體質的作用較好,對體質偏酸、痛風患者而言,能幫助調整腸道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