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胖子可以跑步嗎?

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書上提到
從演化上……
 
*大部分動物都有「一步一呼吸」,只有一種動物例外。人類的氧氣使用效率極佳,我們可以計算我們自己的呼吸,非常適合跑步。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任何人只要有能力在夏天一口氣跑上六英里,就能成為動物界致命的殺手
 
*非洲的布希曼獵人,通常每次跑上三到五小時,就能追到羚羊。所需時間恰好與馬拉松差不多。可見,人類愛跑步並非出於偶然。
 
長途跑步讓我們取得食物,找到伴侶,得以存活、繁榮、向外繁衍。
 
從身心靈上……
 
*跑步之後,飲食習慣自然會改變。吃得清淡,吃得較少。
 
*跑步之後,睡得更好,比平常更放鬆,心跳率也下降了。
 
*運動可以從內心深層穩定情緒,如果四小時的跑步沒辦法帶給你答案,那別的方式也辦不到。
 
 
 
從『Barefoot Running! A revolution or regression?』赤腳跑步!作者: JODAI SAREMI, DPM的文章中提到,人的身體天生就是為了跑步而設計的。
 
 
 人體解剖學的秘密
 
人類從頭到腳都具備可以長距離跑步的能力。觀看人體就可以發現我們腳底下美麗的足弓、短短的腳趾、腿部細長的肌腱、強壯的臀大肌以及在腿部和脊柱上異常巨大的關節。利用“彈簧原理”來解釋跑步,當重心在空中階段,彈性位能會儲存在腿部的肌腱;然後在後段的站立階段將能量輸出到地面,推動身體進入下一個空中階段。
 
 
 談到胖胖哥與圓圓妹跑步的議題,不得不面對跑步會受傷的問題,讓我們複習一下跑步為什麼會受傷,http://blog.youthwant.com.tw/myt/club/354/
 
 
為什麼會因為跑步而受傷?
 
1、認為跑步很簡單,跑就對了:只要有個不太冷不太熱的天氣,有段閒暇的光陰,很多人一身運動裝束,就整裝出發了。跑步看似簡單,其實背後也有一番學問,跑步這件事是需要學習的,尤其是長時間從事路跑,Simon教練在此強調,跑步必須透過正確的指導用對方法去練習,才能跑得好,跑得快,跑得長久,而且遠離傷痛。
 
2、跑步姿勢錯誤:我從小跑到大,不就跑步嘛!誰不會呀?但就像是游泳、體操、舞蹈一般,跑步姿勢要正確,衝擊和壓力才能被身體的肌肉吸收,不會在關節上留下危害。姿勢對了,自然傷痛就不容易找上門!
 
3、一次太多、太快,太過急進:也許是個難得的空檔,也許是一場等了很久的賽事,就讓跑步這件事情淋漓盡致地去進行!過度使用了膝關節,拉傷了肌肉,磨破了腳趾,抽筋腹痛,狀況百出凡事過了頭就會出狀況,跑步這事當然也不例外! 
 
 
當我們知道人類的演化、跑步的歷史、身體的秘密和不受傷的祕訣之後,那你覺得胖子是不是可以跑步呢?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患者不願意回診就醫,與去年同期相較,4月門診急診就醫人數少了400萬人次。醫師提醒,癌症病人免疫系統較弱,特別是化療、放療期間,建議照顧者接種肺炎、流感疫苗等預防針以降低傳染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昌芳指出,癌症患者的回診、持續治療有其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於媒體的宣導,人們都知道骨骼、關節會退化,骨骼的退化就是骨質疏鬆,而關節的退化就是退化性關節炎,其皆有相對的商品在販賣。肌腱退化由於沒商品可賣,所以這樣的觀念就沒人宣導。因此人們常常忽略肌腱也會退化,而肌腱退化也是造成爪狀趾的元兇之一。專精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於《自己的腳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美國拉霍亞過敏免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如果體內含有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則有助於他們康復。至於部分從未被感染過的受試者,也有細胞防禦能力,很可能是以前感染過其他冠狀病毒的關係。 對此,台大醫院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表示,不管感染哪種病毒,都需要T細胞的協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蠔菇、杏鮑菇等側耳屬真菌,是相當常見的食用菇類,也稱為食肉真菌,科學家發現在貧瘠環境中,這些菇類的菌絲會麻痺並殺死線蟲以獲取養份,但是目前科學家對此快速麻痺的機制所知甚少。中研院研究員薛雁冰與研究團隊,找到食肉真菌捕捉線蟲的機制並發表論文,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