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鏡檢查由親友陪同 可降低恐懼不害怕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常三餐不正常,導致易出現腹部不適等症狀,這時可透過胃鏡檢查,查出病因,但許多人聽聞要做照胃鏡,都會明顯感到不安;彰化基督教醫院個案管理師蔡華英指出,胃鏡檢查是胃疾患者檢查中重要項目,只要遵循醫師指示,配合醫護員指導,且可在家人朋友陪同下,就能幫助降低對胃鏡檢查的恐懼。

胃鏡檢查就是將約1公分的內視鏡放入口腔,讓醫師可直接看到食道、胃部、十二指腸等部位,檢查是否有病變發生;蔡華英說,接受胃鏡檢查前,若有特殊疾病、藥物過敏等現象應事先告知醫師,並禁食八小時,才能避免對檢查造成影響。

個案管理師蔡華英進一步說明,檢查當天,通常醫護員會先進行確認措施,且測量血壓,接著會要求檢測者口含麻醉劑後吞下,在檢查檯採左側躺姿勢,檢查過程中,若有嘔吐感則為正常反應,應深呼吸,並保持牙關放鬆等動作,讓口水自然流入盆內即可。

通常檢查後,休息一陣子,未有任何不適就可回家休息;蔡華英呼籲,檢查後一定要等吞嚥能力恢復後,才能進食,只要信賴醫師並遵從指示,透過胃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身體問題,及早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4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雲林報導】60歲林先生多年來持續咳嗽、胸悶,原以為只是小毛病,沒想到5年前症狀惡化,就醫發現肋膜積水,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肺腺癌,本來相當絕望以為沒救了,但在醫師評估下,持續使用標靶藥物,目前病情穩定且能夠自理生活。   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每年約有9,000人死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如何讓脊髓損傷癱瘓的患者重新站起來,且能生活自理,這是目前醫界研究的重點,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首創先例,採集鼻腔幹細胞培植出可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的細胞,突破多年來的研究困境,透過幹細胞技術精進,神經損傷患者未來可以離開輪椅,不需再整日臥床。   臺北醫學大學、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初到人世的寶寶放聲一哭,是健康和活力的象徵,不過新手父母可能會留意,出生幾周內寶寶似乎哭鬧沒眼淚,也不流汗。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中心小兒科醫師Sage Timberline解釋,那是因為新生兒的淚腺和汗腺還沒發育完全,由於嬰兒不會完全出汗,若出現皮膚發紅、呼吸急促、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