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是「累」也是病?淺談慢性疲勞症候群

常常動不動就覺得累,晚上跟假日休息得再久也無法改善嗎?小心,這很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老是「累」也是病?淺談慢性疲勞症候群

疲勞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人體在經過腦力激盪、劇烈運動或是情緒波動之後,很自然會出現暫時性的疲勞感。這種疲勞感只要經過適當休息跟調養,通常在短時間內自然而然就會恢復。

如果這樣的不明原因以及非病症引起的疲勞感跟不適感,不論怎麼休養都難以恢復,症狀甚至持續六個月以上,就很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自我診斷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慢性疲勞症候群」嗎?根據專家的建議,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下列症狀,並且時間長達三個月以上,那可能就真的需要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

.經常頭痛。
.肩頸肌肉痠痛。
.頸部淋巴結腫大。
.注意力無法集中。
.每天都覺得工作很累。
.精神狀況不好,情緒低落。
.睡眠品質不佳、常睡不安穩。
.無法集中注意力,因而影響工作或學業。

想要避免身體過勞,建議從飲食跟生活習慣調整起,飲食方面平常除了要多吃蔬果注意水分的補充之外,還要避免高油、高鹽、高膽固醇的飲食。

至於生活方面,菸酒方面能少碰就少碰,如果培養其他的休閒嗜好以及運動習慣,對於身體健康絕對是有正面的效益,多出去戶外走動可以幫助壓力的釋放,以及調節心情。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預防心血管病變、癌症、疲勞症候群等疾病纏身的話,營養師也建議平常可以適量的補充可以保持血液暢通、促進新陳代謝的保健食品,例如牛樟芝跟蛹蟲草等,都是可以幫助調節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營養補給、健康維持的保健食品。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937-1.html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了全身的血液循環,若沒有好好保養,很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些患者是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起來更是耗盡金錢與心力。擅長分享生活中小知識的網紅啾啾鞋,分享了史上第一個成功商業化的人工心臟,這顆心臟由義大利患者買下,總價為20萬歐元,大約660萬元新台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迄今已逾800萬人次,因應部分民眾有出國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日表示,民眾如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可以前往國內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來申請。有出國需求民眾 前往旅遊門診申請因應部分民眾出國之疫苗接種證明需求,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先行確...

閱讀詳情 »

2021.08.0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6日為止,已經有79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提到,許多民眾戴隱形眼鏡時,經常會覺得眼睛乾澀不舒服,想要點眼藥水或人工淚液來滋潤,但又聽說戴隱形眼鏡時不能點眼藥水,否則會造成眼睛受傷壞死,這是真的嗎? 眼藥水多有防腐劑壓制微生物生長 最好摘隱形眼鏡才能點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