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化從腿開始 健走效果佳

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指出,根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從運動種類來看,健走、騎單車分占男女運動的前二名,男性偏好騎單車、慢跑、籃球等劇烈運動;女性偏好快走、體操、瑜伽、有氧運動、跳舞及甩手等輕便活動,常言道:「老化從腿開始。」因此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信義區衛生所表示,走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花錢,是全世界公認最方便、最大眾化、最容易養成的健身運動,透過和緩而漸進的運動方式,除了能舒緩平日工作緊繃的肌肉及神經之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走路三十分鐘可以消耗約一百大卡的熱量。其實也可以用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但每次至少要連續十分鐘。例如每天應至少運動三十分鐘,就可以拆成每次十五分鐘完成;或是每次至少運動十分鐘,分三次完成。

 

信義區衛生所也表示,信義區內就有多條健走路線包含田寮河畔健走步道、總督嶺古道、中正公園槓仔寮步道等;健走可以稱作是「最完美的運動」,它可以自然的融入生活當中,鼓勵社區內扶老攜幼共同使用這些健走步道,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強調,健走除了可強化下肢外,還有益腦、肺、心臟、腸及骨等重要部位;此外,更可預防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動脈硬化及脂肪肝等疾病,只要大家善用天生的兩條腿,勤走路,就能走出健康,推廣「大手牽小手健康齊步走,健康有保固」的健走運動觀念,讓市民遠離慢性疾病、減少醫療資源支出及社會成本的付出,共同營造社區健康。

 

相關推薦

在最終的分析結果中,所有疾病只不過就是最微小的血管堵塞所引起,也就是微血管被黏液所阻塞。 在一座城市的水路管線中,沒有人會在水流供給尚未阻斷前,就開始清理遭幫浦注入的髒水所阻塞的水管。倘若水路將髒水供給到整座城市各處,或甚至只有部分小水管因此阻塞,沒有人會只顧著清理髒臭的阻塞點;大家都會立刻想到從...

閱讀詳情 »

自然療癒科學已認同,患病生物必須「排除某些東西」來改善病況,所以目前認為將肉類與酒類自患者飲食中排除最為重要,但療癒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卻鮮少受到重視:那就是斷食、限制用餐與水果飲食法。 我認為,若酗酒人士在幾天內被迫斷食或只吃水果過活,很快就會失去對啤酒與葡萄酒的欲望。此現象證明那些文明化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骨頭關節疾病 名列老人失能前四大疾病 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老年人膝蓋問題雖不會馬上致命,卻嚴重影響晚年生活品質,並與失智、中風和冠狀心臟病並列為造成老人失能的前四大疾病。根據統計,台灣每10個7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7個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帶來疼痛與腿部關節活動的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進入冬季以來,氣溫忽冷忽熱,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這星期氣溫會降低,早晚有涼意,在這季節,很容易感冒。英國營養學家莎拉‧福勞爾接受英國〈每日郵報〉(Daily News)訪問時建議,吃東西時,加點辛香料、大蒜、喝點熱雞湯,多呼吸新鮮空氣,有助抵禦感冒病毒入侵。 喝雞湯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