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FDA:心房顫動新型抗凝血藥安全再提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每年約有三萬人腦中風,其中每6人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的!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暨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翁國昌表示,因心房顫動引起的「多發性栓塞中風」會導致20%的死亡及60%的傷殘機會,再加上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患者大多於中風一年後死亡,一直耗損龐大醫療資源及社會成本,因此「預防中風」已成為心房顫動治療的重要環節。在台灣患有心房顫動的人數約30-40萬人,患者以男性居多,與心房的退化有關,年紀愈大,發生率也愈高。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也會加速心房組織的退化。

翁國昌進一步說明,心房顫動患者若要預防中風,最普遍使用的藥物是具抗血小板功能的阿斯匹靈及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因warfarin劑量難以掌控及需要定期抽血監測,常讓患者疲於醫院往返,再加上有較高顱內出血機率,讓醫界對warfarin用藥安全有所顧慮,使用率普遍不高;因此有些患者使用阿斯匹靈預防。最近日本研究顯示,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並不能降低心房顫動所產生之腦中風,卻有增加腸胃道出血之風險,因此包含歐洲及美國心臟學會治療指引皆已不建議使用。

醫界一直為尋找更有效的抗凝血藥物而努力,2009年RELY研究的發表證實新型藥物dabigatran比warfarin更具有減少中風的效果,引起了一時熱烈討論。隨著新型抗凝血藥物陸續問市,目前已有更多藥物獲得健保給付,如dabigatran與rivaroxaban。

因所有抗凝血劑皆有出血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針對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做上市後安全性追蹤,結果已發表在3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翁國昌指出,根據FDA上市後安全性追蹤報告顯示,相較於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能夠減少腸胃出血率50%以上、以及下降2/3顱內出血機率,顯示藥物安全性大幅提升,對於過去採取warfarin預防成效不佳患者,可提供另一項安全的治療選擇。

醫師提醒,新型抗凝血藥物的好處是不需監測,也少有飲食禁忌,但藥物半衰期較短,患者務必遵守醫囑按時服藥,切勿自行中斷服藥,以維持穩定的預防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阿嬤嚴重氣喘苦不堪言 治療有成歡喜出遠門今年58歲的王阿嬤天性開朗,近年來卻深受嚴重氣喘所苦,為降低發作機率,減少自己外出活動的次數,心情也鬱鬱寡歡。每逢天氣溫差變化大,或不小心進入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時,王阿嬤就有咳嗽、喘不過氣及呼吸困難的症狀,一年內因氣喘發作被送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7歲的青少年,日前因於補習班接觸到水痘患者,導致感染水痘,隨後造成口腔潰瘍,嚴重到無法進食且高燒不斷,進而接受住院治療。醫師提醒,這個年齡層的青少年在水痘中統計發生比率約在第6-7高,且因其症狀較幼童發生狀況更嚴重,身體不適情況也更明顯,因此常需要一些醫療上的輔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懶動族有福了,只要平時多走路、爬樓梯就能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2019年歐洲預防心臟病學協會公布一項研究顯示,提升心肺功能有助降低全因死亡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斯德哥爾摩瑞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博士Elin Ekblom-Bak指出,只要多走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超過8成(83.0%)每日食用蔬果量,未達國民健康署三蔬二果的建議量,為了民眾健康,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圖像和口訣,幫助民眾輕鬆掌握六大類食物比例和份量,同時也達到對環境友善、愛護地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