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國人幾乎在一夕之間改變了飲食方式!遠離紅肉和碳水化合物

1977年,卡特當政的時代,國會公佈新的「飲食目標」,警告愛吃牛肉的人遠離紅肉,之後就進入「畏懼脂肪」的時代,可是後來,美國全民畏懼的對象又變成了碳水化合物。
美國人幾乎在一夕之間改變了飲食方式!遠離紅肉和碳水化合物
這緣自一股媒體風暴,許多新飲食書籍深受阿特金斯(Robert C•Atkins)醫師的影響,認為:只要遠離麵包與麵食,不管吃再多肉都能減輕體重。

許多新流行病學研究也一致支持這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認為讓人發胖的,是碳水化合物。

於是幾個月內,超級市場架上的商品重新陳列,餐廳的菜單也改了。

牛排的罪名被洗清,而麵包與麵食則名聲掃地;數十家烘焙坊與制麵廠接連倒閉,受到糟蹋的好食物更是不可勝數。

但是對於「食肉減肥法」的科學性,也有不少醫學專家持有異議。美國理查德‧弗萊明教授(Richard M。Fleming)在阿特金斯醫師去世後,向紐約的醫學鑑定中心索要了阿特金斯的死亡鑑定書複印件,這份鑑定書顯示:阿特金斯有嚴重的心臟病和高血壓史,他死亡時的體重為258磅(約116公斤)。美國疾控中心參考他的身高(1.80米)後得出結論:阿特金斯死於肥胖引發的綜合徵。

一個國家如果有紮實的飲食傳統,人們對食物的好惡不會搖擺不定,也不會因為每隔幾年新發現一種營養素,就把某項食物捧成仙丹或是打成妖魔。

擁有紮實飲食文化的社會,比如義大利或法國,是以飲食樂趣和古老傳統,而不是科學的準則來決定飲食的內容,這一點讓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法國人吃了那麼多鵝肝、高脂乳酪等「有害」的食物,卻比美國人更苗條、健康?

其實人類靠著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與記憶力,可以讓自己避開有毒食物而朝向營養植物。

比如說,人的味蕾喜歡甜味(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避開苦味(植物中有毒生物鹼的味道)。嘔吐反應讓我們遠離腐肉之類可能致病的東西。

而且,人類在歷史的發展中,也整合編匯了飲食之道的智慧,包括飲食的禁忌、儀式、烹調方式、規則等等。這樣看來,遵從傳統的飲食習慣,其實是最健康的方法。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1/25/a1156594.html#sthash.2UF1pEzL.dpuf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防堵新冠疫情擴散,國際上原都認可越南與紐西蘭成績,但最近越南開始快速增加本土病例,紐西蘭也在長時間沒有本土病例狀態下,增加4例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將越南由原本低感染風險,改列成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同時,邊境何時能逐漸繼續開放,陳時中強調必須看疫苗預防效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變遷、高齡人口增加、經濟型態改變及精神壓力增加等因素,腦神經與精神疾病的盛行率逐年上升。因此,針對腦神經與精神疾病建立一套準確且非侵入性的醫學影像診斷系統與評估指標,進而達到早期診斷與準確評估,乃是目前醫學影像技術發展的重要目標與研究方向。腦神經與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2)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發布1名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第481例),患者是1名50歲本國籍男性,6月26日出境前往菲國出差,8月10日返國,主動申報曾有疑似症狀,檢驗今日確診。另外,針對日籍工程師、比利時工程師、在港確診台籍人士,指揮中心表示接觸者採檢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0月1日中秋節即將到來,各商家都將磨刀霍霍,陸續展開預訂與促銷,希望能將上半年的景氣疲憊,在中秋節振作起來。衛福部食藥署今(12)日宣布,將展開複合式稽查,針對中秋應景食品源頭製造商、月餅與烤肉包銷售產品、燒肉烤肉相關餐飲業者,展開多面向稽查,希望能在假期前先幫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