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RA十年 生物製劑助女強人重返職場

罹RA十年 生物製劑助女強人重返職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一名36歲的謝小姐,在26歲的青春年華就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生活及工作都受到嚴重影響,直到使用T細胞生物製劑,才穩定控制並達標治療,現已不需吃藥,手指也看不出變形,最重要的是讓她回歸心愛的工作,日前更升遷成為高級主管。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好發的族群為中老年人,與環境、遺傳有關,男女比約為1比9。曾有感染或免疫失調,亦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為晨僵─起床後手部關節感到僵硬,持續30分鐘以上;之後演變為關節的痠、痛、紅腫等,好發部位為周邊關節,具對稱性,如雙手、雙腳。嚴重者的關節將變形,喪失功能,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併發症以心血管相關併發症為致死原因第一名。若治療得當,則存活率與一般人無異。

魏正宗說明,在急性期,控制疼痛與恢復功能是首要目標,傳統是使用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除了傳統的口服用藥,現在新型的生物製劑,特點是免疫標靶療法針對特定的免疫分子作用,不會傷及其他細胞,更有效,副作用也較輕。

目前台灣的生物製劑分為抗腫瘤壞死因子、抗B細胞、抗T細胞、抗IL6等四大類,療效都相當優異。魏正宗舉例,像T細胞是免疫系統的總指揮,透過T細胞生物製劑控制總指揮,就可有效率的帶領整個免疫系統。由於機轉不同,T細胞生物製劑的感染率較低,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等抵抗力較低的族群。而當合併乾燥症、血管炎或紅斑性狼瘡等共病的時候,使用T細胞生物製劑,全面的調整免疫現象可說是一舉兩得。

魏正宗特別提醒,許多患者都喜歡尋求偏方,建議在穩定期由合格的中醫師開中草藥,並確實告知中西醫師,才能讓醫師掌握病情。但有些促進免疫的中草藥就須格外小心,更不要過度進補,否則在急性期對病情可說是火上加油。另外,患者多有骨鬆,建議可多攝取維他命D跟鈣質,或補充綜合維他命與魚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58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發布,再新增1名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患,7月31日入境台灣時採撿,當下沒有異常症狀,但次(1)日出現發燒,衛生單位協助就醫,今日確診,接觸者正在匡列中,指揮中心未公布數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第475例新冠肺炎病患,是1名20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比利時來台工程師,在台灣確診新冠肺炎,感染地受到各界關注,如果在比利時就已感染,恐怕已成社區疫情隱憂,假使在台灣受到感染,證實台灣已有不明感染源,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個案在3月入境台灣前已經有疑似症狀,台灣310名接觸者中,109位採撿病毒呈現陰性。 3月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7歲陳小姐,因為喉嚨痛前往診所看診,卻遲遲沒有改善,後來輾轉到臺中榮總看診,確診為扁桃腺癌合併頸部淋巴腺轉移第四期,當下陳小姐一滴眼淚都沒流,連遺囑都寫好,所幸配合醫師接受達文西手術切除扁桃腺癌後,治療過程十分順利,她開始慢慢走出來,和朋友到處出遊、去跳舞等,陳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養生、運動風氣盛行,更有不少長輩為了健康而提高運動頻率並調整飲食習慣,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運動及飲食觀念,反而可能因此陷入「肌少症」危機,增加老年失能的風險!台灣65歲以上國人肌少症盛行率高達7-10%,但從2019年底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對六都民眾的最新調查發現,有聽過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