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0多歲女性,莫名出現關節疼痛,就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她害怕服用西藥傷腎,反而求助坊間偏方;10年後,再次回到醫院時,她的手指、骨盆、膝蓋等全身各處關節都已嚴重變形,只能靠輪椅代步,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醫囑。
關節紅腫熱痛 持續6周應就醫
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統計,全台超過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表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40歲以上,其中女性罹病率比男性高3倍,常見症狀為持續6星期以上的關節處紅、腫、熱、痛,通常起床後有晨僵。
9成患者骨頭已遭破壞
蔡文展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因滑膜長期發炎增生引起關節軟骨破壞,高達9成患者在發病前2年骨骼遭到破壞,嚴重恐導致關節變形,建議把握6個月的治療黃金期,可有效緩解症狀,生活如同正常人一般不受影響。
不「藥」擔心! 服藥可緩解症狀、務必持續治療與追蹤
許多病友害怕服用西藥會傷肝、傷腎,蔡文展主任認為,目前藥物的副作用很低,且服藥治療可有效緩解、控制症狀惡化,傳統口服藥物約5成有效,嚴重者可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口服藥,疾病緩解率高達8至9成,害怕針頭注射可選擇小分子口服藥,用藥2年可減藥,建議病友持續用藥治療、回診追蹤,才不會延誤病情,造成遺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