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罹患結腸直腸癌年齡下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近十幾年來,罹患結腸癌及直腸癌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但都還不至於認為是年輕人會得的疾病。但最近的一項科學報告,驚人地發現罹患結腸癌的年齡有明顯地下降,有越來越多人在二十歲及三十歲左右,就得到結腸癌。

雖然大部分得結腸癌的人還是中老年人,有90%的罹患者超過50歲。但是美國癌症社會期刊(American Cancer Society)以年齡分析結腸癌時,發現1950年出生後的人,罹患結腸癌的年齡越來越小,專家也不知原因為何。而且得直腸癌的人數顯著增加,比腸胃道癌症都多。

罹患結腸直腸癌年齡下降

美國癌症社會期刊的流行病學專家Rebecca Siegel說:[199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得到結腸癌的機率是1950年以前出生的人的兩倍,得到直腸癌的機率是別人的四倍。]湯馬士瑋柏醫師,這位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的外科教授也表示,這個研究證實了問題的確存在,並讓人感到憂心。他說:[他注意到每年五十歲以下得到結腸癌的人,其數字超過其他比較罕見癌症的總數。]

因為醫師通常不會認為這是年輕人的疾病,以致於年輕人得到結腸癌時,常常會延誤診斷、延誤治療。克莉絲頓是一位現年27歲的年輕人,當她大學時發現自己的大便中有血時,醫師只告訴她是內出血。當時她22歲時,大學畢業前一個月,她才得到進一步的檢查,證實是結腸癌。這也要感謝她有一位當護士的母親,一直催逼她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她才得以說服她的內科醫師讓她進行結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內的大腫瘤。她仍記得她的醫師對檢查結果不敢置信的臉,所幸經過放射線治療後,她現在已得痊癒。

因為結腸鏡的技術,可以早期檢查到癌前息肉,因此罹患結腸癌的比例近幾年來有減少,但是這個檢查對於年輕人並非標準治療,且因有其他較少侵略性的檢查存在,醫師皆希望優先利用其他檢查。

專家也認為結腸癌的罹患數字降低的原因是生活型態的進步。例如戒菸及健康飲食。飲食中若攝取較多水果、蔬菜、纖維及較少紅肉及加工肉類都可減少結腸癌的機率。另外,肥胖以及不喜歡活動的生活習慣也與直腸癌有關。還有重度愛喝酒的人,以及其他慢性疾病,例如發炎性的腸胃道疾病以及第二類的糖尿病,都會增加直腸癌的發生機率。

不過,專家都無法完全確定這些是讓年輕人得到直腸癌的絕對因素。醫師發現直腸癌最容易發生在非裔美國人身上,因此美國腸胃科醫師建議非裔美國人應該早在45歲就開始做結腸鏡檢查,雖然結腸癌的早期症狀常會與其他消化問題混淆,例如腹瀉、便祕、肚痛或是腹痛等。

29歲的克里斯,當他發現自己得結腸癌時,他的初期症狀只是體重減輕以及食慾降低。他很幸運得找到好醫師,即刻幫他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包括驗血以及超音波,後來發現他的腫瘤已經擴散到肝臟。今年一月剛做完放射線治療的他,告訴所有人說:[如果你有疑似癌症的症狀時,千萬不要輕忽,趕快去做檢查!]

 

資料來源: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 Rising in Young People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55歲金鐘影帝吳朋奉26日倒臥家中過世,法醫相驗,確定死因為腦中風。據了解,吳朋奉平時獨居,身體健康,偶有抽菸喝酒,親友至家中時發現他倒地、已無心跳。醫師表示,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是腦中風高危險群,與抽菸、飲酒也有關。一般多發生在60歲以上,但近年年...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很安全了,何時能出國旅遊?隨著國內疫情趨緩,連續45天無本土個案,悶壞了的國人、旅遊業者期待解除出國旅遊禁令的聲浪越來越多,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強調,他知道大家很期待,但有些事沒辦法光靠期待就做得到,開放國外旅...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表現傑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頓時成為全台民調最高閣員,每日主持記者會更成為「最強業配王」,讓各縣市競邀其到地方一遊,行程滿檔,回應外界擔心他累不累?陳時中今(27)日笑答「我身體沒有這麼不好啦」。不過隨著疫情降溫,陳時中也宣布...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零確診來到第6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國內無新增病例,台灣的確診人數維持441例不變,同時是第45天沒有本土個案。慰勞防疫團隊的辛勞,台南當地長者也包了「千歲粽」北上,盼疫情一路「凍漲」下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