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疝氣不就醫 病況危急會要命

罹患疝氣不就醫 病況危急會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吳先生罹患疝氣,家住台中,長期待在台北工作,日前回台中就醫,醫師建議他要開刀治療,否則可能會有「嵌頓性疝氣」的風險,他卻因為不想請太多天的假,想趁著過年回台中時再治療;沒想到,相隔數日後的深夜,吳先生真的因為「嵌頓性疝氣」引起腹部劇痛。他只得包了救護車從台北回台中到醫院掛急診,院方立即為他安排緊急手術治療,手術後吳先生住院觀察一日,並在狀況穩定後辦理出院,才結束了這場驚魂之旅。
收治這位吳先生的疝氣專科醫師曾振僵指出,相信不少人平時就發現腹股溝鼓鼓的,尤其在站立或腹部用力時更是明顯,但躺下時又縮回去了,鼓鼓的地方平時也不會痛,就會先放著不管;其實,有上述狀況的民眾,很可能已經罹患疝氣。
當身體中器官從正常位置移至不正常位置時便稱為「疝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腹股溝疝氣」。也就是原本應在腹腔內的器官(以大、小腸及網膜為主),因腹壁較弱或先天形成的疝氣袋,使器官掉落至腹股溝或陰囊造成突出;因此,疝氣又稱為「脫腸」或「墜腸」。
那麼,疝氣該如何治療呢?曾振僵醫師指出,疝氣不會自行痊癒;不論中藥、西藥及疝氣帶都無法治癒,現今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外科手術,而治療疝氣的手術稱為「疝氣修補術」,基本原理是把腸子推回腹腔、高位結紮疝氣袋後,再把腹壁缺陷縫合,或用人工網膜來修補。
不過,因為較輕微的疝氣既不會疼痛又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有些人就選擇置之不理,曾振僵醫師強調,疝氣如果不盡快治療,只會讓突出的部分越來越大,除了觀感上不雅外,還可能造成行走及坐下時的不便,更甚者,還可能因腸子掉至陰囊卡住,不能復位至腹腔內,而引起腸絞厄的現象,形成急性危險的「嵌頓性疝氣」;此時腸子可能因被壓迫太久而引起缺血性壞死,病況嚴重時,還會因腸壞死、穿孔而導致腹膜炎、敗血症,造成休克或死亡。
因此,曾振橿醫師奉勸疝氣患者,千萬不要因為疝氣輕微時不會造成疼痛,或害怕開刀就置之不理,因為一旦發生疼痛就危險了。事實上,現今因手術方法的精進,麻醉技術的進步以及縫合材料的改良,疝氣早已成為一種安全、有效及常見的手術;建議若確診為疝氣,請盡早安心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紅薯 紅薯含有幫助消化的纖維質,也是一種鹼性食品,含高纖維素,在腸內能吸收大量水分,促使食物軟化,幫助排便,還可中和人體內因吃太多的肉類、蛋、或疲勞引起的酸。紅薯中的膠原及粘液多醣類物質,可加強多餘膽固醇的排泄。 2,綠豆 綠豆有清熱、解毒、祛火之功效,可以降低膽固醇,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常食綠...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圖為參考與本文無關) 1、【女人衰老的原因】 一缺氣、二寒氣、三腎虧。 調理:每天早上三片生薑、一杯蜂蜜水、三顆紅棗,兩天一瓶酸奶,平時多吃鴨血。 特別提醒:例假時期不能吃海帶、海鮮、香蕉、西紅柿。洗完澡用電吹風吹肚臍眼(丹田),低血糖吹腰,月經不調吹後腦勺, 每天晚上泡熱水腳,每天敲足...

閱讀詳情 »

為何會有橘皮組織? 出現橘皮組織是對女性健康的提醒 以前,人們還認為橘皮組織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不可避免的脂肪堆積。但是,最新的科研結果証實,橘皮組織是長期在體內形成的,只是到后來才顯露出來。這個結果告訴我們,要改變生活方式,重新考慮飲食數量,多做運動。 橘皮組織是一種獨特的脂肪組織結構改變。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2歲的陳太太,與丈夫有規律性生活,還搭配中藥調理身體,結婚2年卻沒有懷孕,到醫院進行檢查,其卵巢及子宮都無異常,醫師建議施打排卵針,並以超音波追蹤卵泡生長速度,再配合施打破卵針,去年七夕情人節一舉做人成功,目前已懷孕5個多月。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