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名模病」怎麼辦? 定期追蹤即可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中國超模宋姍姍因常感到胸悶、心悸而來台健檢,發現患有「二尖瓣脫垂」,新聞播出後,喚起不少民眾對「名模病」的好奇。不過,醫師表示,由於二尖瓣脫垂只是身體的小毛病,並非重大疾病,因此治療上多以定期追蹤複查心臟超音波為主。

什麼是「二尖瓣脫垂」?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魏崢表示,心臟有四個腔室和四組瓣膜,介於左心房與左心室的就稱為二尖瓣,是由前後兩組成,倘若其中一葉或兩葉因瓣膜過長、或腔室大小改變、或連接的乳突肌發生病變,在二尖瓣關閉時,便會向左心房的方向凸出,而產生所謂的脫垂現象,若再加上臨床上的症狀,便稱為「二尖瓣脫垂症候群」。

二尖瓣脫垂是很常見的瓣膜病!其發生率在一般人大約3-5%、年輕男性約4-10%、年輕女性卻可高達28%!因好發於年輕女性,且患者體重往往較輕、背部較直、胸廓扁平,因而常被戲稱為「名模病」,但仍有少部分病人可能有家族史。

魏崢主任指出,大部分二尖瓣脫垂患者不會有明顯症狀,只有部分患者會有疲倦、心悸、胸疼、焦慮等非特異症狀出現,但這些症狀大多與自律神經功能異常有關,是否與二尖瓣脫垂有絕對關係,仍有待商榷。

治療上,由於二尖瓣脫垂只是身體的小毛病,患者若無症狀、無二尖瓣閉鎖不全者,基本上不需治療,只要定期返院追蹤複查心臟超音波即可。不過,患者若容易有胸悶、心悸時,應適量攝取咖啡或茶等飲品。

另外,約有15%二尖瓣脫垂患者會合併有瓣膜閉鎖不全,若患者有二尖瓣閉鎖不全,除每年複查一次外,也應注意在進行拔牙等手術時,應給予抗生素,預防心內膜炎,至於服用期間長短則是依症狀嚴重程度而定。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8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COVID-19疫情未歇,全民進入防疫時代,2020國際綜合醫療高峰論壇邀集學者專家齊聚台北醫學大學,共同探討COVID-19疫情下的疫苗、新藥研發及感染控制等議題。 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1)日上海出現3例由台灣入境,在當地確診個案,上海市衛健委批評,台灣防疫有很多大漏洞不仍忽視,奉勸民進黨當局以專業態度防疫。今疾管署例行記者會,副署長莊人祥回應,由個案資料判斷,感染地或是否感染,可能都有待討論,但仍感謝陸方提供我方個案資料,方便接觸者疫調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準媽媽在知道腹中有孩子那一刻起,肯定都心懷期待等待著與小孩見面的那一刻,然而懷胎10月的最後那一刻,幾乎數十小時「痛徹心扉」,都是媽媽們一生無法忘懷的「甜蜜負擔」。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蕭國明提醒,臨床經驗下,產婦全程無痛生產,不會明顯提高不良風險,準媽媽們可以考慮採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的吳小姐,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用降磷藥物,導致高磷血症;去年11月手指及腳趾和四肢多處發生皮膚鈣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