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鐵性貧血4大成因 釀頭暈心悸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2013年1月8日 15:25

你常覺得頭暈、心悸、胸悶、呼吸急促嗎?當心缺鐵性貧血已悄悄找上門。近日新竹有3位就醫病患,無重大病史,但卻分別出現頭暈、心悸或胸悶等不同症狀,抽血檢驗才發現罹患缺鐵性貧血。醫師指出,貧血病患容易頭暈、心悸,歸咎是飲食不當、需鐵量增加、急慢性出血、鐵質吸收障礙4大成因造成。

 

缺鐵性貧血4大成因 釀頭暈心悸
缺鐵性貧血會讓頭暈反覆發生,建議儘早就醫補充鐵劑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庭醫學科醫師賴芸蜂表示,看診時常會發現,很多缺鐵性貧血病患在公司體檢的血液檢驗項目中連續幾年出現紅字,卻遲遲未就醫治療,等到身體開始出現明顯貧血症狀時,覺得心悸就看心臟科,頭暈不舒服又掛神經科,胸悶呼吸急促換掛胸腔科,心電圖和X光都看不出異常,驗了血才發現是缺鐵性貧血。

賴芸蜂醫師指出,鐵質是人體合成紅血球、血色素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當人體內的血色素低於正常時稱為貧血,又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釀缺鐵性貧血的成因有4個:

  1. 飲食攝取不足:偏食或素食者、嬰幼兒等。

  2. 鐵質需求增加:懷孕及授乳婦女、生長期兒童及青少年等。

  3. 急慢性出血:月經過多、泌尿道出血、胃腸潰瘍或痔瘡出血、腸內寄生蟲感染、大腸息肉或胃腸惡性腫瘤等。

  4. 鐵質吸收障礙:過度飲用咖啡或茶、長期服用制酸劑、胃腸發炎疾病、胃腸切除術後等。

貧血病患常會覺得體力差、容易疲倦、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頭暈、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偏低,和運動時呼吸短促等,有些也會抱怨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衰退。嚴重貧血時,甚至可能發現光滑狀舌頭(舌乳頭萎縮)、匙狀指甲合併變形易脆、大量掉髮及異食症(吃泥巴或漿糊等)。

賴芸蜂醫師強調, 一般民眾以為貧血只是小病,只要多吃補鐵食物就會好,其實是錯誤認知。重要是找出並矯正缺鐵的原因。如月經過多的婦女,應該配合婦科超音波檢查,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男性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以胃腸潰瘍或痔瘡出血最常見。大於60歲的老年人則要考慮胃腸惡性腫瘤等。建議民眾驗血檢查發現有貧血時,應該請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可別疏忽每天的正常作息,因為有人不眠不休忙追劇,竟然因此而中風!有位七十歲老翁,平常生活作息都很正常,每天都會運動,但是卻因為連續一週忙著追劇,忽略了要去運動,結果竟然中風了。 不抽菸不喝酒 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林佩欣表示,這名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已步入老年化社會,罹患三高等慢性疾病人數逐年攀升,其中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00萬大關。愛胰協會理事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游能俊醫師表示,全台糖尿病病患數推估已達227萬人,18歲以上成人約每9位中有1人罹病,年紀越大罹病率越高,75歲以上約3人中即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

閱讀詳情 »

() 有多少次,治療乳癌的醫師與病患間出現這樣的對話?「我的手臂水腫得很嚴重,而且痛得根本無力抬起,還因為淋巴結反覆感染,多次發燒到40度進出醫院,需要用到抗生素才能控制。對我來說,摘除全淋巴結後衍生的副作用甚至比切除乳房還令我感到痛苦...。」一名罹患第三期乳癌的開刀房督導說道。醫師表示,早期乳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抗老」是許多女性追求的夢想,但其實除了擦保養品、勤做醫美外,由內而外從身體機能延緩老化才是一大重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飲食了,吃錯食物可能讓你辛勤的保養化為烏有,甚至成效不佳,醫師建議補充優質蛋白質,才能越吃越年輕。攝取優質蛋白質 對皮膚好處多美國抗老化暨再生醫學專科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