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鐵性貧血導致異食症 鐵劑治療獲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新竹市一名15歲的國中少女,兩年多前開始有嚼冰塊的癖好,儘管寒流來襲穿著厚外套也要吃冰塊,因發生頭暈、心悸等症狀,被強制帶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檢查,發現少女患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在口服鐵劑後症狀好轉。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楊鎰聰醫師表示,貧血是血液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造成貧血的原因又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約占三分之一以上,症狀可能有頭暈、氣喘、心悸,最特別的就是有少數患者會有怪異的異食行為。而貧血好發於青春期及育齡期的婦女,主要是因每個月經血流失。

楊鎰聰醫師指出,患者服用鐵劑治療兩個多月後,血色素逐漸回升,不僅頭暈、心悸等症狀改善,連異食行為也獲得了控制,然而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除了口服鐵劑補充外,對於一些腸胃道較不好,對口服鐵劑吸收不良的患者,臨床上也可使用直接靜脈注射鐵劑,雖然效果較快速,但卻較易產生過敏。

此外,食物是最天然、最安全而易吸收的營養補充品,一般含鐵豐富之食物包括動物性食品如肝臟,其次是牡蠣、貝類、內臟類、瘦肉,而肉類中以紅色越深,含鐵量也愈多。豆類及深綠色蔬菜是植物中鐵質的最佳來源,其次如葡萄乾、紅棗、黑棗、全穀類。楊鎰聰醫師說,除了補充鐵劑改善貧血症狀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造成缺鐵性貧血的根本原因,並加以對症治療,別忽視缺鐵性貧血可能帶來的危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99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兩年多前,小個子戴眼鏡頭髮花白的張阿嬤出現在診間,表示她右乳上有個東西,醫師一看竟是一顆快5公分的腫瘤,但張阿嬤不願意切片,更不願意開刀,覺得會造成乳癌轉移惡化,醫師怎樣都無法說服阿嬤,她只答應定期回診照超音波。最後一次照超音波時,發現腫瘤變大且轉移到淋巴結,張阿嬤才答...

閱讀詳情 »

孕育新生命是一件令人十分開心的事情,除了沉浸在準備當媽媽的喜悅同時,因為妊娠才會出現的各式各樣風險也考驗著準父母們。妊娠糖尿病是懷孕時期最常見的併發症,在台灣妊娠糖尿病發生機率為5.7%,可能的原因來自於糖尿病盛行率的增加、晚婚以及生育年齡的遞延,妊娠糖尿病對母親及胎兒有短期及長期影響,為了預防併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病患,因左眼視力下降衰退前往就診,視力僅能在眼前2公分處才看得見自己手指,拍攝螢光攝影時,發現其左眼黃斑部區域缺血嚴重,以致全部變白無血色,更有黃斑部浮腫,為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類型的眼底中風。 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指出,眼中風是常見眼底中...

閱讀詳情 »

hiv 檢查我服用的XX藥物或從事的XX行為是否會影響hiv 檢查? hiv 檢查答案很簡單,只有服用HIV治療藥物、B肝治療藥物 (肝安能和惠立妥)、器官移植後的抗免疫排斥劑,有可能影響hiv 檢查。否則,不管你吃心肺肝腎腦骨腸胃各科的藥物(包括感冒藥、保肝丸、類固醇、中 藥),或是抽煙喝酒打牌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