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細胞影像技術 協助北醫新藥研發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最新資料顯示,台灣每100名死亡者中,就有28人死於癌症,臺北醫學大學利用分子影像技術,破解小分子化療藥物進入人體後被運送到腫瘤的過程,進而直接評估藥物與腫瘤反應的程度及藥物療效,可望為癌症治療開啟另一扇窗。

癌症轉譯醫學權威、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指出,藥物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武器之一,小分子藥物因製備容易、成本較低,屬於癌症治療的主流,只可惜藥物治療效果難以預料。

不管是抽血或驗尿,傳統藥物動力學較難清楚知道有多少藥物進入腫瘤,也不易得知這些藥物在腫瘤的作用機制。但現在透過分子影像技術的協助,可讓未來藥物研發變得更有效率。

在分子影像技術的協助,由北醫大藥物有機合成核心服務實驗室主任劉景平教授領軍的研發團隊,最近成功研發出代號「E028」的小分子抗癌藥物,在國科會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支持下,已進入臨床前期的試驗階段,可望今年底至明年初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

閻雲指出,分子影像就像是一個追蹤器,可讓研究者清楚知道有多少小分子藥物到了「對的地方」,且「做對的事」,既可提高療效,也能減少副作用。

北醫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震宇進一步指出,如讓「順磁性」顯影劑與小分子藥物結合,可以將腫瘤病灶完整呈現出來,使腫瘤無所遁形,同時也可直接觀察藥物與腫瘤結合的狀況,進一步評估療效。

閻雲強調,只要藥物設計良好,就能讓藥物迅速找到癌症幹細胞。癌症幹細胞是造成腫瘤轉移與復發的重要原因,如果能使用奈米分子技術將它標記,並給予獵殺,這將會是人類治療癌症的一大步。

為了儘速達成目標,北醫大積極邀請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首席顧問蘇懷仁等外部專家,評估各項研究計畫,篩選出深具潛力的藥物,並與工研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合作,全力為台灣的藥物研發找尋新利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64

相關推薦

健身房裡的跑步機是利用率比較高的設備,可是很多人揮汗如雨地跑也沒有什麼健身效果,甚至還會造成運動受傷,事倍功半是由不正確的跑步姿勢和習慣造成的。 由俄羅斯運動學家尼古拉斯-羅馬諾夫發明的“前傾姿勢”跑步,不僅能減小關節負擔,還能相對減小運動強度、延長運動時間。   ...

閱讀詳情 »

身材偏瘦的人,肩胛骨突出,看起來很不美觀。這是由於後背上部的肌肉過於孱弱造成的,同時,含胸駝背等不良姿勢,以及脊椎傷痛等病也都與背肌力量不足有關。 以下幾個簡單的健身動作,可以幫我們改變這種狀況。沒有訓練基礎的朋友,可以嘗試“坐姿划船”這個動作: 坐在器械前,雙腳踏在踏板上,...

閱讀詳情 »

身材讓人羨慕的她卻坦承自己“很懶”,是個非常不喜歡上健身房流汗,對美食來者不拒的人。那她怎麼保持了這麼好的身材呢? 經過多年的心得累積,舒淇自行開發了一套在家“閒晃”便可以輕鬆減肥的方法: 消除疲勞降低食慾減肥不是光靠餓肚子,所以還是要吃,舒淇是抵制...

閱讀詳情 »

膝部由於脂肪積聚或贅肉過多而顯得渾圓臃腫,破壞了女性美腿的線條,被稱之為“膝部如饅頭”,法國健身專家為改善女士膝部的不美觀, 提出如下建議:多參加活動膝部的運動。如慢跑、健身操、跳高、跳遠、游泳等,並在運動過程中有意加力;使膝部聚積的脂肪加速消耗,最後使膝部周圍的贅肉變得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