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細嚼慢嚥原來這麼重要!!5大健康功效,趕快告訴你家的孩子們.....│世茂出版

每一口約咀嚼三十下,這是最佳的咀嚼方式。當然,若能咀嚼超過三十下是再好不過的事了。重點在於細細品嚐食物。

細嚼慢嚥原來這麼重要!!5大健康功效,趕快告訴你家的孩子們.....│世茂出版

用餐時必須細嚼慢嚥的原因有下列五項:

第一,吃溫熱或冰冷食物時要保護胃部,也就是調節溫度。與口腔相較之下,冷、熱食物很容易傷胃。為了「趁熱吃」而連忙吞嚥熱食,這對胃部而言是種不負責任的舉動,反而會使得你的胃做出抗議。因此,只要細嚼慢嚥就能調整冷、熱食物的溫度,使食物溫度接近體溫的三六度。這是照顧胃的第一步。

第二,體貼胃部。雖然胃具有強大的消化能力,卻也不是無所不能。智人的胃部與雞不同,沒有砂肝(即咀嚼胃)的構造。智人之所以無法跟雞一樣將整個食物吞下的原因,是因為食物無法完全消化。因此,用餐時請細細品嚐食物美味,每口咀嚼三十下。這樣做才能減輕胃部的負擔。如果食物在口腔中未能充分咀嚼,直接運送到胃部的話,胃就會罷工,也就是會產生胃痙攣。

第三,刺激頭蓋骨。咀嚼時會產生適當的物理刺激,使頭蓋骨維持健康。只要多走路,就能強化足部骨骼。而骨骼的鈣質也會流入血液中,藉此來調整身體的鈣質濃度;然後,鈣質就會回到受到最多刺激的部位。基於相同的原理,如果沒有經常咀嚼的話,智人的頭蓋骨就會如同罹患骨質疏鬆症一樣,變得脆弱空洞。一旦發生跌倒等意外事件,就有危險性。頭蓋骨是大腦的容器,必須常保健康才可以。

第四,刺激大腦。這種刺激並不是物理刺激。從胚胎學的角度來看,咀嚼神經與大腦之間的關係如同兄弟般親密。因此,咀嚼可以刺激大腦,使血液循環變順暢。

只依賴打點滴,無法從嘴巴進食,也就是無法咀嚼的老人,若長此以往就會演變成癡呆症狀。這在臨床上是相當常見的案例。

第五,唾液的效用。咀嚼的動作,能使唾液的分泌變得更活潑。

唾液具有下列幾種效用:保護牙齒、清洗口腔,以及傳達味覺等。除此之外,也具備消化食物、消毒細菌等作用。據說,唾液中所含的過氧化物 的酵素具有防癌的功效。

舌下腺、顎下腺以及耳下腺這三處,會分泌腺液。這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構造之一。將來或許還會發現唾液的新功能,希望各位能好好運用地唾液的效用。

平時不曾留意的咀嚼動作,以及隨口吐掉的唾液,其實都具有其意義與效用。請媽媽們依孩子能理解的程度,向孩子詳細解說。如果擺出媽媽的權威指責孩子說:「剛剛不是叫妳要細嚼慢嚥嗎?」那麼孩子當然不會聽妳的。唯有媽媽跟孩子一起做,不論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對媽媽的美容,才會出現成效。因此,回歸這樣的原點後再出發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細嚼慢嚥原來這麼重要!!5大健康功效,趕快告訴你家的孩子們.....│世茂出版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日本名醫超詳細育兒寶典:關鍵錯誤常識,媽媽別忽視!》

 

【更多資訊請上《世茂看書網》;《世茂看書網》】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天早上刷牙,我像被點穴,手突然定在半空中;除了手之外,我的腳也出問題,走路常常因為無法控制動作差點跌倒出意外。」60歲中晚期巴金森患者王先生說道。苑裡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協勳說,中晚期巴金森病人常出現如開關被關閉的「斷電」現象或無法自主控制動作的異動症,一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今年36歲的李小姐備孕多年,肚皮始終沒有動靜,兩年前至不孕門診諮詢才發現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因為月經不規律使得她困難受孕。李小姐身高160公分,體重卻逼近90公斤,已達肥胖標準,婦產科將她轉診至減重門診,希望透過瘦身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降低未來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本例土病連日達到萬位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邀請亞東紀念醫院院長邱冠明出席記者會。邱冠明表示,醫院的急診壅塞問題嚴重,未來如迎接7日累計超過50萬確診者的時期,急診量能會排擠到非確診者對急診的需求。急診資源的排擠可能影響非確診者的傷亡,因此他提醒「大家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