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糖尿病發生的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缺一不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糖尿病發生的年齡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缺一不可...

45歲的林先生因為發燒斷斷續續已1周,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的情形也持續了1天,掛急診發現白血球偏高、肝功能異常,住院1天後,血糖持續偏高,病人意識清醒,覺得很喘,呼吸音卻很乾淨,氧氣飽和度也不錯,仍有噁心、嘔吐及腹部疼痛,經緊急抽血後,確定是糖尿病酮酸血症,進行大量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菌血症、發燒 發現肝膿瘍、糖尿病

加護病房的醫師進一步調整抗生素,但因病人有菌血症及持續發燒,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有肝膿瘍,肝膿瘍經過引流及抗生素治療後,病人的糖化血色素是10.4%,確診為糖尿病,隨著肝膿瘍逐漸改善,施打皮下胰島素已能控制好血糖,整體狀況漸趨穩定。

學童以第2型為主 伴有肥胖、高血壓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由於胰島素的分泌缺失,或胰島素阻抗,或2者同時存在而造成高血糖,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的改變,糖尿病人口數也快速增加,糖尿病發生的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臺灣學童新發生的糖尿病是以第2型糖尿病為主,而且常伴有肥胖和高血壓。

很多病人沒有症狀 住院才發現糖尿病

典型的糖尿病症狀是「3多1少」,「3多」指的是多吃、多喝、多尿,「1少」指的是體重減少,然而,很多病人沒有任何症狀,有些病人會以緊急的「高血糖急症」(糖尿病酮酸血症、高滲透壓高血糖狀態)來表現,住院後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

按時服藥、打胰島素 不忽略飲食控制

飲食、運動和藥物是糖尿病治療的3大支柱,治療上,除了按時服藥或打胰島素,同時也不可忽略飲食控制和規律的運動,罹病時間越長,醫師就會跟病人討論使用胰島素的問題,視病人的情況、醫護人員的熟悉度、病人(甚至家屬)的接受度和配合度,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5歲的陳婆婆長期糖尿病、高血脂控制不佳,去年開始有視力模糊的狀況,但沒在第一時間就診,直到漸漸看不見,才去附近診所就醫,診所醫生經了解狀況後,告知病患趕快去大醫院就醫,否則將會失明;經過彰基體系眼科部陳珊霓醫師檢查,診斷是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不治療恐怕會失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醫院的急診或者外科門診內,經常會聽到頭部受創的病人或者家屬焦急的詢問醫師「會不會腦震盪、會有後遺症嗎?」、「怎麼還不趕快安排電腦斷層的檢查?」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外科陳斯逸表示,腦震盪的症狀有頭痛、暈眩、噁心嘔吐、暫時性失憶、昏睡,並且強調腦部電腦斷層是無法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糞便潛血檢查正常者,仍要留意大腸癌!一位73歲的婆婆,近來自覺左下腹怪怪的,偶有抽痛感,尤其是要大便前最明顯,解完後就會覺得舒服些,一開始覺得是便秘的問題,便自行服藥;但過了三個月,又出現類似的症狀且無改善。就醫做大腸鏡檢查後,確認在乙狀結腸處有一顆惡性腫瘤,施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天勤補鈣就能保骨本?許多人認為補鈣就是吃鈣片、少喝咖啡加上多曬太陽就好! 但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每天攝取的鈣質要真正被人體所利用,必須經過複雜的鈣吸收關卡。而包含自然老化、飲食習慣及錯誤的補鈣迷思,都可能是阻撓鈣吸收的隱形敵人。而且,人體骨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