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不治療 失明風險高25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會引起眼睛視網膜病變,若沒有及早檢查並給予適當治療,引致失明風險高於一般人的25倍!眼科醫師提醒,每年接受1次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可提早預防視網膜病變,但據101年健保資料顯示,光台北市就有超過7成糖尿病患者未每年固定接受眼底檢察。

糖尿病高居100年全國十大死因第4位,是引起失明、洗腎及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更隨著病齡及患者年紀逐漸上升,根據研究,糖尿人在患病7年後有50%出現視網膜病變,而17年到25年後則有90%出現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江靜弘表示,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眼底病變,如微血管瘤、硬性滲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體增殖,甚至出血導致視網膜脫離。然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無任何症狀,等到症狀出現,病變早已到達某種程度,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至少做1次眼睛的例行檢查。

依據衛生署全民健保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資料顯示,101年台北市糖尿病患者約有23萬人,但只有約6萬人接受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意即超過7成糖尿病患者未定期受檢。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呼籲,為避免各種併發症,糖尿病患者每年應定期檢測眼底、尿液微量白蛋白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項目;日常生活中落實健康5要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與腰圍、按時服藥、定期就醫與檢測,可有效避免如腎病變、中風、心肌梗塞、週邊血管病變等併發症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23

相關推薦

牙膏只是用來刷牙的嗎?不,牙膏的作用可大啦。下面牙膏的32個驚人的用途,讓你的生活更方便。利用牙膏中含有的摩擦顆粒,可以輕鬆去除一些難以清除的污垢。你一定想不到,快來看看吧! 1、清除搪瓷茶杯中留下的茶垢和咖啡漬,可在杯內壁塗上牙膏後反覆擦洗,一會兒就可以光亮如初。 2、水龍頭下方容易留下水鏽和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當婦女卵巢生理機能逐漸退化,直到完全喪失功能這段期間,就稱為更年期;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蔡慧盈指出,這段生理變化會維持2至5年,這時不但容易感到焦慮、情緒起伏較大等,生理上也容易有熱潮紅、腰痠背痛、頻尿等現象。更年期的症狀較多樣化,診斷上必須依照婦女的生理或心理方面來區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大家都知道冬季要進補,但你知道嗎?中醫認為,不只冬季,春季也是補身的好時節,春天裡,應由冬令進補轉往清淡飲食,多食蔬菜是春天的養生要訣。按照中醫五行的觀點,肝屬木,與春季相應,因此肝氣在春天最旺。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因此春天要重在「養肝」。開業中醫師劉益伸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新手爸媽,最害怕的就是寶寶莫名發燒,更有父母堅信發燒會讓孩子的腦袋燒壞,影響未來的智力發展。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發燒就是病原體上身時,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與之抗戰時導致體內發熱,父母不需太過緊張。此外,發燒不盡然全是壞處,發燒可增加寶寶的免疫系統功能。 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