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只有早上量血糖 並不夠!

糖友只有早上量血糖 並不夠!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糖尿病病友來說,測量血糖、了解血糖變化,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游能俊指出,不少糖友認為,量血糖只要早上起床量一次就足夠,這種想法是錯誤迷思,在飯後4小時,血糖會飆升,再逐漸下降,呈現區塊變化,而藥物發揮效果時間,也呈現6至12小時區塊變化,因此一天量血糖次數若能達到7次,監測效果最為理想。

一天量7次血糖 妥善控制血糖與飲食
游能俊醫師解釋,一天量血糖時機可分為餐前、飯後、睡前,一天3餐的餐前、飯後量血糖次數總共為6次,加上睡前血糖,就是7次。飯前量血糖,比較兩餐飯前血糖值,可以幫助評估藥物劑量,以避免低血糖。飯後量血糖、做比較,則可以了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進而幫助控制飲食。而睡前量血糖,則是要預防半夜血糖過低。

透過測糖模組 量身打造量血糖時間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一天量7次血糖,糖友若想了解何時量血糖較為理想,也可以運用測糖模組做輔助。測量模組評估重點包括糖化血色素數值、是否曾發生低血糖、糖友使用藥物為口服藥物或需要注射胰島素,以及餐後是否方便測量血糖等,透過這些評估,糖友便能了解哪些時間點量血糖最符合自己生活、用藥習慣。

血糖機要精準 血糖值才會正確
此外,血糖機品質、精準度也是重點。游能俊醫師表示,國內目前的血糖機七成仍是2003年規格,若使用2013規格、符合ISO15197的血糖機,有助正確測量血糖值,這樣也才能依據精準數值做管理,如此較有機會達到精確測量、正確管理目標。

控制血糖 從生活細節做起
游能俊醫師強調,糖友需要遵守一些健康生活準則,包括調適心情、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監測等、並配合血糖管理工具書,面對測出的數值較不會一頭霧水,透過書裡簡單的指標,將更了解自我血糖變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體重驟降可別以為瘦身有成,很可能是糖尿病作祟!一名三十多歲女子,半年內瘦了二十公斤,原以為減重成功,但卻出現口渴、體力不支等症狀,進一步就醫診治,確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罹患糖尿病會使葡萄糖無法正確轉換、代謝,以致於血糖會過高,且會導致身體脫水,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瘦小的幼稚園大班男童,從中班入學就吵著不想上學,半年後漸漸適應,卻因為在班上交不到好朋友,開始一想到上學就不停哭,甚至哭到吐、出現腸胃問題、全身不適,因免疫系統不好而時常感冒。家長帶他前往兒童特別門診,才發現孩子有好發於幼兒的身心症「分離焦慮」。分離焦慮的行為,在3歲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多愛享受美食,不只是三餐,還要下午茶和宵夜,想不胖真的是很難,以致罹患高血脂症病人日漸增多;醫師提醒,罹患高血脂症可經由藥物控制,但在治療一個月後,即需抽血檢驗是否達標,之後每三至六個月也須檢驗是否控制良好。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陳肇文教授表示,血脂異常可分為三大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最近毒澱粉新聞讓人真的不知該吃什麼是好!現代人物資豐富,但是卻因為偏食、外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身體健康亮紅燈的情況更是時有所聞;網路上擁有兩千萬瀏覽人數的知名部落客486先生,即有感於年紀越大,健康情況越下滑的情況,幾年前,除了把一天三包的香煙給戒除外,也開始研究健康養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