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神病照顧者壓力大 醫:應適時求助

精神病照顧者壓力大 醫:應適時求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日高雄發生弒親案,一名長期照顧精神障礙妹妹的男子,因口角爭議,加上不堪長年照顧壓力失手殺害妹妹。醫師表示,面對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的照顧壓力不亞於病人本身,家屬應適時求助,才不會發生憾事。

患者認知功能退化 家屬須面對雙重壓力

南投醫院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表示,精神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易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病情的不穩,出現認知功能退化、自我照顧能力下降等狀態,家屬是主要照顧者。常言道,久病無孝子,更何況是兄弟姊妹,經常須面臨經濟和生活的雙重壓力。

在經濟上,因患者須家屬協助生活照顧,使得照顧者無法出去工作而失去經濟能力,在生活上,因患者易受精神症狀干擾,易與家人衝突,照顧者也因此可能有情緒起伏,長久下來,兩方身心靈疲憊。

家屬應適時尋求資源、精神科的協助

陳致遠主任建議,家人需要合作分擔照顧病患的工作,適時尋求醫院、社區復健中心、精神護理之家等機構提供資源協助,如醫療照顧、工作復健及護理照顧等。適時休息和喘息,才能使自己心理和身體健康,避免因照顧病患而身體和心理過勞。若有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建議家屬仍須尋求精神科醫療團隊的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1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秋冬季節到來,今年國人恐面臨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雙重夾擊。對此,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紀鑫提醒,若家中有6個月的寶寶,應盡早施打流感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嚴重併發症。且若家長擔心6個月嬰兒接種疫苗較多,可選擇多合一疫苗,讓寶寶少打一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年平均有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如果有心臟病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因此在新冠疫情下,不可輕忽心血管疾病危害。染疫之後 易引發併發重症死亡  在新冠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約有200多萬人在等待莫德納第2劑接種,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透露,這2天可能就有消息,但隨著輝瑞BNT穩定到貨,已有民眾詢問莫德納混打輝瑞BNT可能性,發言人莊人祥回應,就算有可能也會在11月。 莊人祥表示,下一批莫德納預計在這幾天就會到達台灣,預估這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長陳時中,今(6)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接受質詢說,如果新冠疫苗第1劑接種超過7成,會開始討論許多防疫措施開放可能性,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疫苗涵蓋率是很大的考量因素,但還有其他條件要討論,部長是先透露希望達成目標。 羅一鈞表示,防疫政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