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準效果佳 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成趨勢

精準效果佳 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成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做白內障手術的人越來越多,已成為眼科手術第一名;根據健保署統計,一年大約有14-16萬例白內障手術。眼科醫師林浤裕表示,目前眼科八成病人是做白內障手術,雖然超音波乳化術的微創手術傷口小,但是關鍵步驟是得要醫師的熟練技巧,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是有3D電腦斷層掃描導引,可使手術準確度提高,也提升了手術安全及對術後視力的預期性。

隨著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方法也日新月異,目前已有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來治療,大幅提高白內障手術的精準度、也讓安全性及視力矯正效果得以提升。林浤裕醫師指出,臨床上,一名十八歲青年,因為過敏得大量服用類固醇,導致出現過熟性白內障,必須要進行治療;林浤裕醫師說,過熟性白內障若是以傳統手術治療,會使得人工水晶體無法精準對位、置於圓形正中央,致使焦距不準確影響術後視力。而新的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可以達到此目標,針對術後視力要求高的病人,尤其像年輕型的白內障患者,不但治療白內障,同時可達到更好的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的效果。

也就因為有如此諸多好處,使得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不僅受到專業眼科醫師的肯定,也實際帶給病人許多好處;林浤裕醫師表示,例如糖尿病人,以傳統手術治療白內障時,組織水腫可能長至一至二週,施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最快隔天就不會水腫,對角膜內皮細胞及水晶體和視神經的傷害也較少。另外,由於青光眼病人需長期點藥水,角膜較脆弱,以及視神經不好,使用能量太多的超音波治療也不好,使用無刀雷射的傷害就較少。

林浤裕醫師說,也有不適合做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的病人,例如角膜混濁度高、以及因為外傷致使瞳孔過小的病人,較適合者則以糖尿病、青光眼、外傷導致懸勒帶斷掉的病人,施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之後,病人都恢復的很快,而且較不會疼痛,視力也較快恢復,可以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及運動。

林浤裕並指出,傳統白內障手術有時可能因超音波能量過多會傷到角膜,甚至較有感染的併發症;而無刀雷射白內障手術則此併發症較低。此新型白內障手術科技引進國內已二年多,由於目前植入高階人工水晶體的病例日漸增多,若搭配無刀雷射手術,能讓水晶體置放的更正中及精準,可使視力品質更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16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30多歲上班族林小姐,常因加班導致3餐不正常,時常吃完晚餐就立刻睡覺,一到假日就睡到中午,再跟三五好友聚會吃大餐。因工作忙碌,即使出現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脹氣,甚至胸悶的情況頻頻發生,也沒時間到醫院就診,除了自行購買胃藥外,還食用益生菌,希望能調整體質。 周休假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如果把「零售」的型態分成幾個階段,2014年之前是傳統營銷和傳統電商當道;2014年開啟微商元年,微商是以人為核心的零售,讓零售出現了社交裂變;2015年,傳統電商開始升級,微商的落地,實體的變革出現了2016年的新零售。 為了讓中小企業跟得上這波新零售浪潮,也有鑑於...

閱讀詳情 »

25歲張小姐是職場新鮮人,專業頗受肯定,但她近年來常出現雙側耳鳴、耳朵悶塞症狀,聽別人說話總「就像泡在水中聽人說話」,被老鳥責怪「耳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及人際關係,就醫後確診為「耳咽管功能不全」,所幸透過氣球擴張術治療,重新贏得好人緣,大大改善生活品質。耳咽管功能不全 悶騷感會伴隨痛感亞洲大學附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食藥署今(16)日公告含lorcaserin成分減重藥物「沛麗婷」,因有致癌疑慮,廢除藥物許可證必須立即下架,業者必須在1個月內立即回收產品,食藥署提醒,最好方式仍然是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使用藥物必須經由醫師診斷。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日前發布「沛麗婷」具有致癌疑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