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粉刺、老繭、失眠都有效!居然只要花幾塊錢...有人一輩子都不知道,你知道嗎?快分享出去吧!

太神奇了!令人頭痛的粉刺、頭皮屑、頭痛、蚊蟲咬全部都有效!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 倍克痘肌膚清潔日,月月抽萬元獎學金 】最高獎學金一萬元,還有更多的週邊產品等你拿唷! 立即登入 > > >  http://goo.gl/Bmwz0k

 

居然只要幾塊錢的阿司匹林有這麼多用途,快來看看吧!阿司匹林除了可以治療頭痛以外,在生活中也有讓你意想不到的妙用,我們不妨瞭解一下。

粉刺 老繭 失眠都有效!居然只要花幾塊錢...有人一輩子都不知道,你知道嗎?快分享出去吧!

1、去頭皮屑

把兩片阿斯匹林搗碎放入洗髮水中,使用這種混合洗髮水洗頭後,頭皮屑會逐漸減少。

 

2、治療粉刺

將片劑的阿司匹林搗碎成粉末,之後用清水調勻,敷在粉刺上2分鐘左右後清洗,粉刺將從臉上快速消失。

 

3、保持插花的新鮮

從花店裡買來鮮花後,在花瓶的清水中放入兩片阿司匹林,便可保持鮮花常開不敗。

 

4、祛除血漬

將阿司匹林搗碎後用清水調成阿司匹林溶液,之後用該溶液洗衣,衣物上的血漬即可輕鬆祛除。

 

5、除老繭

手腳等部位的老繭是不是讓你覺得難看,可以用6片阿司匹林搗碎,然後與半匙「清水+檸檬汁」混合,將混合物敷在老繭處,用溫熱布包好,15分鐘後摩擦生繭部位即可輕鬆除繭。

 

6、消滅真菌

將阿司匹林粉末與爽身粉混合,之後將其敷在真菌滋生處,每天兩次可以有效消滅真菌。

 

7、活化土壤

在植物的土壤上噴灑少量阿司匹林溶液可消滅土壤與植物爭搶養分的真菌,但要注意不可過量。

 

8、遮住吻痕

如果愛人不小心把吻痕留在身上,在吻痕處抹點阿司匹林溶液後,用眼藥水清洗劑可清除較淺的痕跡。

 

9、治療蚊蟲叮咬

被蚊蟲叮咬後,用阿司匹林溶液擦在傷處,可以消腫。

 

10、祛疣(yóu)

疣(俗稱瘊子)是很惱人的皮膚累贅,將阿司匹林搗碎後敷在疣上,然後用膠布貼住,經過一段時間,疣會慢慢消失。

 

阿司匹林防治五種老年病 

(一)失眠

據報導,阿司匹林對偶發性失眠有良佳效果。這是因為本品具有延遲性鎮靜和催眠的作用。因此,每晚睡前口服50毫克腸溶阿司匹林,對偶發生失眠的老人可獲良效。

 

(二)心肌梗死及腦中風

阿司匹林是一種重要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藥。每日定時長期小劑量(25~50mg)口服本品,可預防心肌梗死和中風。因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減少血栓形成之作用。

 

(三)糖尿病

本品能增加體內胰島素的含量,促進內源性胰島素釋放和肝糖元合成,遏制腸內吸收葡萄糖,使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從而阻止血小板凝集和ADP(二磷酸腺苷)的釋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糖耐量。

 

(四)白內障

每日口服小劑量50毫克的腸溶阿司匹林,可延緩和預防老年白內障的形成,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手術。而阿司匹林能延遲和抑制晶狀體蛋白變性,預防和延緩白內障的形成。

 

(五)癌症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可分泌大量的前列腺素,阻止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功能,從而誘發腫瘤。而阿司匹林可抑制腫瘤細胞分泌,並阻滯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阿司匹林這麼強大,你知道嗎~你爸媽知道嗎~你的朋友知道嗎~!!

快分享出去吧!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所有男性都擔心攝護腺癌,尤其現在人口老年化,攝護腺癌發生比率越來越高,如何能夠及早發現攝護腺癌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藉由抽血了解體內PSA指數 診斷早期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診斷主要依據攝護腺癌指標PSA,中文名稱叫做攝護腺特異抗原,攝護腺的上皮細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30)日無本土與死亡個案,有5例境外移入,有3例是突破性感染。其中3位菲律賓籍為同船船員,已匡列接觸者共7人。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捷克(案16708)、澳大利亞(3案,案...

閱讀詳情 »

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改變,對輕熟齡女性而言,最擔心莫過於肌膚老化問題,如何對抗老化成為了不少上班族女性的保養重點,對此好食課營養師團隊邀請了百位輕熟齡女性,進行28天持續使用膠囊狀營養補充品的測試。 結果發現,在使用含有胎盤粉、益生菌等營養成分的補充品後,不僅在臉部氣色及細紋方面改善了近五成,體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化縣秀水鄉馬興村村長陳明灶防疫期間為全村執行清消工作時,發生意外並從消毒車上跌落,造成左上臂骨折、肋骨斷了5根還有骨盆嚴重骨折,所幸透過彰基醫學中心骨科部羅佑晟醫師收治,經手術後不僅不用臥床,且在5個多月內恢復正常生活,繼續熱心為村里服務。急性期無法止血 需血管栓塞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