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 偵測心房顫動防中風

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 偵測心房顫動防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預防中風、心臟病有重大突破!國內研究發現,運用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及生理訊號分析方法,能夠早期診斷、預防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心臟疾病,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

光學式訊號偵測 準確性達100%

台大研究團隊自2014年開始,進行「醫療電子創新技術研發計畫」,針對600多筆臨床資料,進行光學式訊號心房顫動偵測,同時比較傳統心電圖,準確率高達97%;進一步使用生物感測晶片智慧手錶,進行即時偵測心房顫動的臨床研究,在24例測試中,取得準確性高達100%的成果。

罹患心房顫動 腦中風機率高5倍

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罹病率為5-7%。台大醫院神經部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治醫師湯頌君指出,心房顫動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的腦中風機率增加5倍以上,且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生率越高。

陣發性心房顫動難診斷 無法有效預防中風

湯頌君醫師表示,心房顫動可透過治療加以控制,但症狀並不容易發現,尤其陣發性心房顫動,不容易透過例行、短時間的心電圖察覺,通常需要至少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連續心電圖監測,或是透過心律紀錄器等工具介入,才能有效偵測;但不論是檢查成本、技術複雜度都非常高,導致心房顫動的徵兆難以普查,無法有效早期診斷及預防中風。

生物感測晶片 偵測心房顫動較便利

湯頌君醫師強調,透過生物感測晶片技術與穿戴式裝置的高度準確性,進行長時間、居家監測心跳規律性,可免除以往受限於大型醫療儀器,耗時長、不易操作且無法長時間監測等缺點,可有效篩檢高度可能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達到早期診斷、降低中風機率的目的。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9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林韋君吃零食吃到呼吸困難?!竟靠安眠藥戒零食! 化工零食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醫師:吃這些可排毒 零食餅乾越吃越涮嘴,小心吃多恐傷身?藝人林韋君上緯來《醫次搞定》提到自己是零食的愛好者:「因為平常晚睡容易肚子餓,就很愛吃巧克力跟零食,吃到後來有一段時間覺得睡覺呼吸困難,醫生說我是胃食道逆流,後來我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92歲的潘奶奶有輕度失智,從農曆年前感冒生病後,身體日漸虛弱、數次跌倒,透過簡易運動訓練核心肌群,增加步行穩定度,並實施老幼共托。經過一段時間,潘奶奶從沉默寡言,到現在跟孩童的互動上,發現她社交能力進步,笑容也變多。台中榮總林鉅勝醫師指出,透過積極與正向的活動參與,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悶熱的夏季到來,濕濕黏黏的感覺,令人感到難受,而乾癬患者的日常生活,更令人難以想像,可以用「洗澡如刀割,淋浴如火燒」來形容,特別是夏季,身體滿是傷口,洗澡水一碰觸到肌膚,好似刀割;冬季因天候寒冷,皮膚易乾裂,洗澡更痛苦不堪,若不洗澡,角質皮屑堆積,全身紅腫、癢痛難受。台...

閱讀詳情 »

塑化劑風暴後,民眾紛紛將塑膠製品換成紙袋,但其實防油紙袋也潛藏著致癌危機!因為紙袋內層會塗上一層化學物質,遇上高溫加酸性調味料,可能會溶出致癌物。全氟烷化合物 有防水防油效果全氟類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是一穩定的長碳鏈結構化學物質,長碳鏈端擁有疏水特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