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

提升擊球穩定與距離的最佳捷徑 正確的髖部動作與力量強化




揮桿的姿勢是紮實、穩定擊球的基本動作,尤其在動態過程中要穩定身體更需要力量來維持。髖部位置是蘊藏身體力量的「寶庫」,正確的髖部動作與力量強化是提升擊球穩定與距離最佳捷徑。這也是為何很多擊球距離相當遠的選手髖、臀部肌群強壯的原因。

除了正確的動作之外,加強髖、臀部肌群的效益絕對會比你換球桿更高,有更良好的轉動條件與穩定性外,也可以避免錯誤使用力量讓下背部造成受傷的情形。

本文的主題針對下肢平衡與髖部肌力訓練動作做說明:
(動作如影片說明,準備3-5公斤藥球或啞鈴,若無也可使用水瓶)
(1)首先,保持上半身角度找出髖關節位置,並單腳準備以髖關節為中心前彎 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
(2)雙手負重單腳平衡的狀況下,以髖關節為中心(姿勢穩定與力量位置),前彎後回到原始位置,過程中保持平衡外,同時以下背部與臀部肌肉穩定並對抗雙手重量。(如影片詳細說明)
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
(3)反覆這樣的動作訓練10至15次換腳,做2-3組
最後這樣的練習動作可以讓你:
1.找到力量與穩定的中心位置,擊球更穩定一致。
2.擊球距離因更有力的髖部與臀部肌群而距離增加。
3.下背部肌力增進,打球不再腰酸背痛。駐站教練穩定擊球系列-維持下背肌力與揮桿姿勢 使身體角度擊球更穩定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相關推薦

愛滋病檢查保護號自己別太擔心自己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

閱讀詳情 »

德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運動健身類TOP1 ☆ 增強抵抗力,提升防疫能力☆ 鍛鍊全身+上臂、腹、腿、臀☆ 強化9種休閒運動的肌肉☆ 鍛鍊強韌心理素質 全身訓練﹙初階﹚ 訓練器材:毛巾 訓練時間:20分鐘   每個動作3組,組間休息20秒 1 交互蹲跳,30秒 2 臥姿腳踏車,30秒 3 過頭肩...

閱讀詳情 »

暈眩以為是被交流道上的冤魂纏身?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

閱讀詳情 »

 心悸、暈眩、喘不過氣!?原來是內耳石頭移位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