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天養生重潤肺,燉梨湯最好!|台灣好食材

今年第一道鋒面過境,預告天候逐漸轉涼,終於可以告別酷熱的夏天。相對於濕熱的夏季,晝熱夜涼的秋天比較乾燥,中醫師指出,秋燥最易傷肺,而滋養肺陰的中藥及食材很多,如西洋參、麥門冬、百合、貝母、梨子、銀耳、甘蔗、荸薺等,都有助於清肺潤燥,不妨適時攝取。秋天養生重潤肺,燉梨湯最好!|台灣好食材
秋天養生重潤肺,燉梨湯最好!|台灣好食材

潤燥養陰,秋天最佳時節

一般民眾對於冬令進補耳熟能詳,當歸鴨、羊肉爐、麻油雞等藥膳到處可見,但對秋令養肺陰則感到陌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謝明憲指出,秋天氣候乾燥,民眾如果經常感到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無法解渴,或是皮膚脫屑,乳液怎麼擦還是一樣乾燥,就代表肺臟受到燥邪的傷害。

謝醫師指出,每年夏天,各中醫院所湧進進行三伏貼的患者,這是「冬病夏治」,方法簡便、療效顯著,而「秋冬養陰」也是同樣的原理,冬季外寒肅殺,更需注重陽氣固護,不宜以甘寒潤澤的藥物潤燥,因此秋天潤澡養陰是最適宜的時節,此時若做好保養,便可減輕冬天出現咽喉乾燥、乾咳不適、皮膚乾燥、搔癢脫屑等症狀。

銀耳、甘蔗也有助益

在中醫生理學中,包括身體的防禦力、水分代謝、呼吸道等,例如皮膚、毛髮、鼻腔、氣管等均屬「肺」的範疇,常見的西洋參、沙參、麥門冬、百合、石斛、玉竹、貝母等中藥,梨、銀耳、甘蔗、荸薺、枇杷等食材,都有助於清肺潤燥、滋養肺陰。

謝明憲說,梨子是紓解秋燥的聖品,但梨性偏寒,體質虛寒、寒咳,或是腸胃虛寒、嘔吐便溏者不宜生吃,可將一顆大粗梨切丁後,搭配西洋參、麥門冬、沙參、玉竹、川貝各6克、枸杞5克、紅棗4顆,加入2000cc的水,隔水加熱燉成秋梨湯,一家老小都可飲用;以銀耳3朵、蓮子20克、乾百合20克、冰糖100克、枸杞10克,加水燉煮為百合蓮子銀耳湯,也是一道養陰潤肺的甜點。

早睡早起有助舒肺養陰

謝醫師強調,除了食補, 秋季養生也需從生活習慣著手,從中醫觀點來看,早睡有助養陰、早起則利於舒肺,由於溫差劇烈,衣服穿著以「洋蔥式」為宜;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及兒童,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應格外注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你會挑食嗎?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吃「便當」,因為便當就像個百元福袋,打開除了白飯以外,可能會出現很多令人想逃避的食物如:冷凍三色豆、醃漬牛蒡絲、韭菜......等。但營養師指出,挑食的定義其實很模糊,有的人對某些食物是「不喜歡、盡可能不吃」,有的人是「某些食物打死不吃」。在網路上擁有高人氣的營養師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我國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而依據各國之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後少數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二劑的BNT疫苗胸悶 疑為急性心肌缺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隨著近視雷射科技的進步,民眾用近視雷射矯正視力的意願也隨之升高,而除了價格之外,恢復期與術後視力穩定度也是消費者所在意的。藝人安心亞接受SMILE近視雷射滿1年,近期開心分享視力還是穩定維持1.0、也沒有眼睛乾澀問題,引發消費者對於該近視雷射的好奇。 據統計,全台近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桃園報導】疫情燒進校園!桃園市新冠疫情延燒,桃園市長鄭文燦在1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目前狀況。其中有4所學校的採檢結果出爐,匡列篩檢者皆為陰性。連日疫情出現零星確診個案,鄭文燦表示「每3天就傳1輪,患者從感染到有傳播力,不到3天,有需要在社區與家庭擴大採檢。」,在16日又傳出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