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養生迷思

日喝八杯水 可能會水腫 
現代人重視養生保健,但道聽塗說或斷章取義的流言很多,甚至有許多人深信不移。 
我們請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以及中醫師吳明珠 就門診中最常被詢問的錯誤養生法, 
一一解答,並請這2 位醫師提供他們自己的養生法。 

迷思1 每天要喝 8杯水 

正解: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補充約2,000cc的水分,以一個馬克杯250cc來換算約是8杯水。 
但何一成醫師說明,2,000cc的水分指的是所有含水的總攝取量,包括吃飯、喝湯等食材中的水分。 
所以若一天3餐正常攝食且有喝湯,那麼白開水只須喝約1,000cc,相當於4杯; 
長期水分喝太多例如每天超過3,000cc,可能會造成水腫。 
Tips :喝茶、飲料、咖啡,都可能反而促進體內原有的水分代謝,所以不能算是良好補充水分的方法, 
補充水分還是應以白開水為主。 

迷思 2 多運動保年輕 

正解:運動過度體內反而會產生過多自由基,更會加速老化。一天最適量的運動是中等強度 30到 60分鐘, 
若每天超過60 分鐘,從國外研究可看出,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數反而趨向不健康,像是血脂肪不降反升、 
且血糖降得太低,無法維持平穩,身體會對精緻食物的渴求度提高,這時若再攝取大量精緻飲食, 
反而更不健康。即使是運動選手也要分階段訓練,最長運動 1 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 
所以一般人若將運動當成健身,就不須要運動過度。 
Tips :若認為每天抽不出30 分鐘空閒來運動,那麼用累積的方式也可以,國外研究也證實,
1次運動 10分鐘,每天 3次,也可達到每天運動 1次 30分鐘約 70%的效果。 
可利用上 班去搭車時多走路、在辦公室做伸展操等方式。 

迷思3 吃鹼性食物較健康 

正解:血液是弱鹼性;胃酸是酸性;陰道和皮膚都是弱酸性,身體各處的酸鹼值都不同, 
吃了鹼性食物經消化吸收作用後並不會因此改變酸鹼值,且食物經胃酸消化作用, 
只會留下有用營養素供細胞吸收,本身的酸鹼值已改變,所以沒有食物酸鹼值對體質影響的問題。 
另外,有人說想生男孩的話,爸爸要吃肉變酸性體質;媽媽要吃菜變鹼性體質, 
不過何一成醫師和吳明珠醫師都認為不可行,倒不如先就醫診斷是否有其他疾病影響生育能力。 
Tips:營養素沒有分酸鹼度,只有份量 和種類的需求,多樣性、足量就可維持健康, 
其中某一種營養過多、過少,都不好。 

迷思 4 洗冷水澡促進循環 

正解:天天洗冷水澡,反而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洗冷水澡時皮膚表面溫度驟降,微血管收縮, 
反而會造成血液只停留在身體內部,無法做有效的循環。而且皮膚微血管長期收縮, 
對於腦部和心臟的壓力比較大,對老年人或有高血脂、心臟病等問題的人來說比較危險。 
Tips:若要沖澡,可使用約37 ℃的溫水,不要太熱、也不要太冷,最好不要超過40℃ 。 
若想泡澡,也是與體溫差不多的溫水即可。老年人泡澡儘量不要讓水位超過心臟高度, 
也不可泡太久,約10分鐘左右就應起來了。 

迷思 5 早睡早起比較健康 

正解:這招對中老年人才有用!隨著年齡增長,與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分泌時間越早, 
所以中老年人會傾向早睡、早起,較符合自然生理時鐘。至於年輕人, 
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過晚上 11點,因為晚上 11點到凌晨 1點鐘
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時間,若這時候不睡覺,正在發育的年輕人就會長不高;成年人就容易老。 
Tips:輪班工作者要利用室內光線來調節睡眠週 期,例如清晨才回家準備睡覺者, 
最好將室內控制很暗,下午起床時就不要待在昏暗室內,可出去曬太陽,或是做運動。 

迷思 6 養生茶沒事可多喝 

正解:養生茶也得依體質調整劑量來喝!吳明珠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像黃耆枸杞紅棗茶 
可以一直喝,或隨時來一杯,其實若是燥熱體質,很容易因此而上火,更易有口乾、便秘等現象。 
Tips :想要調整體質,建議先讓中醫師診斷身體狀況,開藥方後再到中藥行抓藥,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 

迷思 7 便秘要多吃水果才行 

正解:便秘應該要選對水果、多吃蔬菜、多喝水、多運動!很多人以為便秘多吃水果即可, 
但如蘋果、芭樂等無助排便,反而加重排便困難。 
Tips :想吃促進腸蠕動的 水果幫助排便,建議可吃水梨、木瓜和奇異果,這些水果富含酵素、 
纖維質和水 分,對排便比較有幫助。 
迷思8 喝黑糖水排毒治過敏 

正解:吳明珠醫師認為,「排毒」的觀念太含糊,並未界定是哪種毒素;若要說黑糖的作用, 
那麼體質較虛寒、易手腳冰冷的人,喝一點黑糖水有調理作用。何一成醫師則認為黑糖是提供糖分、 
礦 物質,醫學上沒有排毒和治療過敏的說法。 
Tips:黑糖較溫補,所以冬天較易覺得冷、體質較虛者可先讓醫師診斷再煮黑糖水喝 。 
較燥熱者則不建議,以免情況更糟。 

迷思9 多吃魚眼睛對眼睛好 

正解:魚眼睛富含膠質,是眼睛部分結構組成所須的營養素,但眼睛的功能要健全, 
不光靠膠質而已,還有維生素 A、 B 群、C 、E 等況且魚眼附近多脂肪, 
易有海洋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建議不要吃太多。 

不開車多走路 

每天上下班都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而且在走路、快走的過程中,不接電話、 
不想 其他雜事,完全「專心一意」的運動,他認為全神貫注運動才能真正讓身心放鬆, 
可讓自律神經紓緩、強健骨骼肌肉 。 

注意身體警訊 

注意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警訊,例如有點累時就會泡澡放鬆;有點感冒時就會喝檸檬水; 
平常會依當天狀況喝些保健茶飲,一星期中一定會有半天什麼事都不做,全然的放鬆。

破除養生迷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如果發現脖子有腫塊可別輕忽,有可能是惡性腫瘤!有一位五十歲左右男子,在脖子內側長出一個三公分的腫塊,而且喉嚨會痛,進一步就醫後發現,原來是罹患下咽癌。 有的會痛、有的不會痛 收治這名男子的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趙品植表示,脖子有腫塊可分為良性與惡性,而且有的會痛,有的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退休的模範母親阿華姨在家帶孫子,做志工,大家都十分羨慕她,但是阿華姨一直有個不敢跟人說的困擾,就是自從去年大兒子突然心肌梗塞後,雖然大兒子治療狀況很好,沒有任何後遺症,但阿華姨就是覺得每天都過得很不安穩,一下子擔心兒子女兒有沒有照顧好自己、一下子擔心先生開計程車會不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季節轉換,溫差的變化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及血壓升高,嚴重會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因此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按時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現感冒、胸悶或心悸等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也不能輕忽,以免小病不就醫、反成大病。 心臟病主因仍為不當飲食與生活習慣 雖然目前醫療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阿麗是一名年過更年期的婦女,平日生活悠閒自在,沒什麼精神壓力,但是幾個月來卻發現前額髮線逐漸往後退,購買了生髮藥水塗塗抹抹,卻抑制不住髮線,兩側顳部的頭髮也漸漸後退,甚至連眉毛都變得稀疏。到了皮膚科門診檢查才發現是罹患了前額纖維化禿髮。 女性也會有雄性禿 停經後婦女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