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阿茲海默症恐與免疫細胞有關

研究:阿茲海默症恐與免疫細胞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增加,近年來失智問題日趨嚴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指出,全世界約有超過4750萬的失智症人口,每年並以770萬人的速度增加,換言之,平均每4秒鐘,就會有1名新增個案,成為全球最關注的老化疾病。 

而日前在美國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在一般正常情況下,原本保護大腦的特定免疫系統細胞,會開始消耗一種重要的營養素「精胺酸」,所以,推估罹患阿茲海默症可能與免疫細胞有關。

阻斷精胺酸消耗 可避免造成斑塊堆積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保護大腦的特定免疫系統細胞會消耗精胺酸,因此,在進行老鼠試驗時,利用了一種小分子藥物來阻斷該過程,以避免大腦斑塊堆積與記憶喪失。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目前尚未不清楚,免疫細胞確切的角色,但這項研究點出了引發阿茲海默症的潛在因素,如果精胺酸的消耗,真的會對病程產生影響,那麼將可以阻止它來逆轉病情,而未來在這方面,也可望打開新的治療方式,不過,若想保持身體健康,均衡飲食、不吸菸、保持身心活躍、多運動等,仍是最好的方式,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神經科學雜誌》。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每天跑廁所20次,好像被馬桶綁架一樣」這是許多潰瘍性結腸癌患者的心聲,許多患者拉到虛脫才就醫,此時腸道多半已經潰爛,一旦出現併發症更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台灣人的腸道問題本就比例偏高,腸道發炎反應加劇,使腹痛、腹瀉、血便症狀一一找上門。如果其症狀持續達6周以上,當心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許多糖友常感到疑惑,明明已經按時用藥,為什麼血糖還是忽高忽低?血糖控制是一種生活習慣,空腹血糖、飯後血糖及定期測量糖化血色素,是維持穩定血糖的重要三元素,稱為「控糖金三角」。糖友的血糖控制是一項長期挑戰,不過因為種族差異,東方人飯後血糖更容易升高。加上東方飲食習慣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當長輩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理解困難、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時,很可能為失智前兆,應立即尋求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或醫院進行完整檢查和診斷。 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天是「國際失智症日」,其實失智症早期發現可減緩惡化,大家應多多重視失智症的預防、治療及照護,別讓一時的疏忽造成遺憾。一名75歲的阿嬤因為記憶力漸漸變差,開始搞混家人稱謂,把孫子喚成兒子、將陌生人當作老伴,有時甚至在自家中還嚷嚷著要回家,一開始家屬沒有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