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不管你是喜歡早睡早起的晨起人,還是熬夜到天明的夜貓族,睡眠習慣都會影響你的個性與生活品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這兩種人的差異。

喜歡早睡早起的人對於疲勞、沮喪與困難較能抵抗,遇到困境時較能調適,不會轉變為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對於生活滿意度較高,藥物濫用的機會也較小;另一方面,習慣半夜活動的人往往較鋪張,個性喜怒無常、衝動、喜歡新奇的事物與探索未知的世界,但他們更容易失眠,也受過動症所苦,容易有成癮行為,並具有反社會傾向,甚至較容易有自殺的傾向。

這項研究調查西班牙兩間大學共 700 位心理學系的學生,年齡從 18~32 歲,女性略多於男性。有兩種原因說明這樣的差異,其中一個是基因,在決定晝夜節律上扮演關鍵角色,能調解生理時鐘決定睡眠時間。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社會時差」(social jet lag),因為人們從小接受社會的主要運作是介於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但這些夜貓子沒有辦法應付,必須開發另一種行為模式,以適應這種時間,在過程中,很可能就會往抑鬱及焦慮的症狀發展,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罹患。

雖然研究結果指出夜貓子情緒上較容易受影響,但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巴羅尼博士(Argelinda Baroni)表示,這些晚睡的人大多是有創造力的,他們比早睡的人較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追求新知等。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讓不同晝夜模式的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2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敗血症患者中,每10萬人中就有287人死亡,致死率達29.2%。敗血症又名「沉默殺手」,是因為其病徵模糊且病因多元,故難以鑑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針對日益氾濫的超級細菌問題,整合藥劑部、醫學檢驗部、醫研部、感染科、資訊室、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大數據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過去每年都會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讓早產兒家庭在這天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分享孩子順利成長的喜悅,但這兩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活動停辦一年後,今年改以線上模式舉行,也仍有不少早產兒家庭在線上相會,除此之外,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江明洲主任,也藉此機會跟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9歲余先生自幼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近來已自行停用胰島素數個月。某天因連日噁心和全身無力前往醫院急診求助,血液檢查後發現血糖值竟高達611mg/dl,並有嚴重酸血症和尿酮,診斷為糖尿病酮酸中毒。患有糖尿病史  當心併發症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吳秉豪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臥床或坐著輪椅不起,屁屁容易長「壓瘡」(俗稱褥瘡)。一名90歲失智症老婦,去年9月開始臥床迄今,不料3個月後臀部就出現傷口,主要照顧者外傭不懂如何處理,今年5月發燒掛急診時,壓瘡已大如拳頭、深及見骨,緊急轉介高醫傷口照護中心救治,並藉由LINE線上教學助外傭撐過疫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