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先進國家,節食瘦身已是一股悠久的風潮,雖然大家都很清楚肥胖的原因就是「過食」。這和是否大量活動身體無關,而是一天的卡路里總攝取量過剩所造成。就現代人來說,吃甜食、或是喝酒的機會較多,想要控制高熱量的美味食物非常困難。
因此,這種乍看極為方便,不僅能夠維持低熱量,並可繼續享受美食的零熱量食品才愈來愈受到歡迎。
不過,請仔細想看看,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砂糖又甜又美味呢?
那是因為砂糖能夠被腸子快速吸收,並且成為能量之故。也就是說,這是對於維持身體活動,恢復疲勞極有助益的必要營養素。
但在另一方面,蔗糖素與乙醯磺胺酸鉀不是能夠由腸子吸收並加以代謝的物質,也完全不會變成能量,人類卻對這種東西感到「香甜、美味」,就我自己看來反而是更加怪異。因為大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香甜」的錯覺,說不定只是因為被欺騙罷了。
而且問題還不僅是大腦被欺騙而已。人體具有將無用異物排除在外的功能。一般異物都是被送至腎臟後排出體外,但是異物的存在對身體就是一種壓力。也就是說,只要每天習慣性地將添加這裡所列出合成甜味劑的飲料與點心送入口中,就會持續對身體造成壓力。
眾所皆知精神壓力會成為導致身體種種不適症狀的肇因,與這個道理相同,合成甜味劑這些不自然的食物極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某些不良影響。
不過,事實上相關的研究與政府的態度都還是處於尚未處理的情況。
除了合成甜味劑外,還有許多對於人體有著高度危險的食品添加物。
以下將簡要整理大家希望了解的食品添加物,請讀者務必參考。
危險添加物一覽表
★阿斯巴甜(合成甜味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常使用在清涼飲料與減肥甜味劑上。甜味可達砂糖的一百八十至二百倍,被認為與腦腫瘤有關。動物實驗指出阿斯巴甜可能引發白血病及淋巴腫瘤。在美國陸續有消費者抱怨出現頭痛與暈眩等不適症狀。
★蔗糖素(合成甜味劑)
這種合成甜味劑的甜度可達砂糖的六百倍左右,常使用在清涼飲料與機能性飲料中。在老鼠實驗裡,出現了淋巴組織萎縮的情況,懷孕母兔的實驗也有死亡及流產的例子。這是非常難以分解的化學物質,所以人體攝取之後就會在體內四處遊竄而有造成免疫系統混亂的危險。
★乙醯磺胺酸鉀(安賽蜜)(合成甜味劑)
在西元二○○○年得到使用許可,其甜味也高達砂糖的兩百倍,多半使用在減重甜味劑及點心類產品。這也是不存在於自然界的化學合成物質,所以亦有成為異物而在體內四處遊竄造成內臟與組織機能混亂的風險。根據狗隻的實驗,結果顯示淋巴球會減少,並有GPT(肝臟受損時數值會上升)升高的現象。
★糖精(saccharin)、糖精鈉(saccharinsodium)(合成甜味劑)
取代砂糖作為減重甜味劑使用。根據加拿大於西元一九八○年進行的老鼠實驗,確認此成分會導致膀胱癌。
★鄰苯基苯酚(Orthophenyl phenol)(防黴劑)
亦簡稱為OPP。塗敷在檸檬、葡萄柚等進口柑橘類水果的表面。日本曾經作為農業使用,毒性極強,根據動物實驗可知具有致癌性。
★腐絕(Thiabendazole)(防黴劑)
簡稱為TBZ。使用在進口柳橙、檸檬等柑橘類水果的果皮上,亦是日本目前作為農藥使用的化學物質,從懷孕老鼠的實驗發現,此防黴劑的毒性會傷害胎兒,同時也有致畸性。
★依滅列(Imazalil)(防黴劑)
使用在進口的葡萄柚、柳橙等柑橘類水果,也是毒性頗強的化學物質。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團體所製作的國際化學品安全卡(ICSC,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上,記載此種物質「曾對肝臟帶來影響,並造成機能障礙與組織損傷」。
★亞硝酸鈉(Sodium nitrite,發色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預防火腿與香腸發黑變色而使用的添加物。毒性極強,食品的添加含量是有限制的。另外,目前已知亞硝酸鈉會與肉品、魚肉的胺類物質產生反應而變化成為亞硝胺(Nitrosamine)這種致癌物質。
★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調味料)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本是昆布中的鮮味成分,之後逐漸演變為化學合成,現在則是以發酵法製造。零食點心、醃漬食品、熟食小菜(惣菜)等難以計數的食品中都有味精。人類如果一次大量攝取食用的話,從臉部、頭部,一直到手腕等處都會出現灼熱感、麻痺感、心悸、暈眩、全身倦怠等各種症狀。出現症狀的方式則是因人而異。
本文摘自《超意外食品真相》晨星出版 (2015/10/01發行)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