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硬床好還是軟床好?

睡硬床好還是軟床好?
  床,身之安也。古時又稱「榻」,供人坐臥之器具,常矮、硬;而今,其僅用於睡臥,亦軟亦硬,柔軟舒適,且功能多樣。如此「高級」之安睡器具,照理說,鄉親們應是每晚安享「睡事」才是,又何來抱怨之言?然,正是這臥具軟硬之故,鄉親們各有說辭!到底睡硬床好還是軟床好,寡人亦有疑惑。

  ■ 睡硬床好?可解乏

  古人總曰「睡硬床解乏」,因為若床過「軟」,接觸的都是肌膚,床只與肌膚相親,無法使筋骨得到按摩,反而會讓人更疲憊,硬床卻不會這樣。而且,硬床還能防止脊柱彎曲,幫助糾正白天造成的脊椎「不正」,因而養生之餘還有不少「療效」,如青少年睡硬床,可防駝背,腰背疼痛難屈伸者,可緩疼痛等等。

  另外,常睡硬板床,還能增強皮膚功能,且通過對皮膚的刺激,改善肝腎胃腸等臟器功能,防治便秘、腸癌、腦出血等多種臟腑疾患,所謂益處多多。怪不得古人所睡之床,不僅床是硬的,枕頭也是硬的,現在的醫院裡也都是硬板床。SO,軒之愛硬木床「養生」,不無道理。

  不過,德國托馬斯*拉澤爾教授對此有異議,認為硬床不能適應人體曲線的需要,反而會肌肉和脊椎造成嚴重負擔和各種各樣的損害。

  ■ 睡軟床好?舒適

  軟床,柔軟而舒適,與肌膚之接觸更為充分、親密,睡眠之安全感也更為強烈。而對於像柚子這樣皮膚和身體都比較敏感的妹紙來說,軟床之柔軟,加上完美貼合人體生理曲線的設計,更能滿足柚子的需求。

  然而,軟床過軟也不好,因為不管你採取哪種姿勢,身體中段都會下陷、軀幹構成弧形,使脊椎周圍韌帶和椎間負荷過重,增加腰椎生理彎度,長期下去會引起腰痛;特別是有腰椎間盤突出、增生性脊柱炎等骨關節病的患者,久睡軟床會使症狀加重。此外,睡軟床也常使陷入床墊的肌肉不得放鬆,胸腹腔內臟也易受壓迫,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 過硬或過軟 皆不益健康

  床,睡臥之器具,其選擇最好從健康保健角度出發,考慮其是否符合人體生理特點,益於睡眠。那麼,怎樣的床對睡眠最好呢?

  其實,理想的床鋪太軟或者太硬皆不宜,應該軟硬適中,以在木板床上鋪墊約10釐米厚的棉墊的軟硬度為最佳。這樣厚的棉墊能適應人體表面曲線的需要,保持脊椎的正直和正常的生理弧度,對睡眠和健康都有益處。

  另外,床鋪除軟硬度要適合外,還要注意其高度。床鋪的高度一般約40~50釐米為好,即略高過就寢者膝蓋為好。這樣上 ;床就不用費力,下床時伸腿可著鞋履。

  床鋪宜稍寬大。一般說,其長度比就寢者長20~30釐米,寬度比就寢者寬30~40釐米,這樣睡覺時可以伸縮活動,筋骨舒展,有利氣血流通,消除疲勞。

 

  總結來說,對健康最好的睡床應該符合以下要求:第一,必須要與身體的形狀契合。第二,必須能將床與身體接觸面的壓力分散,以求平均。第三,必須能將床與身體接觸面的支撐力,力求均衡,不可落差太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小孩已經2歲半大了,一天卻要換好幾條口水巾,該怎麼辦呢?提醒家長小心,若出現以上狀況不得輕忽,恐怕潛藏孩子能力發展不佳的危機。與口腔覺識能力、觸覺敏感度及口腔動作不佳有關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語言治療師張恩嘉說明,一個正常發展的2歲孩童,走路、跑步、自我餵食、恣意玩耍可漸漸控制...

閱讀詳情 »

家中有年長的父母,如果出現走路爬樓梯會胸悶且喘,甚至有雙腳水腫,還會有頭暈險跌倒的情形,要小心有可能是心臟出問題,如果診斷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千萬別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千萬別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年長者走路會喘胸悶、幾近昏厥跌倒…要小心主動脈瓣膜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來自單親家庭的一位少年,自幼由祖母及父親撫養長大,父親管教態度過於情緒化,在他成長過程中動輒言語羞辱以及體罰管教,因此少年經常與父親發生衝突。國中畢業後,高中只讀一學期便主動申請休學,休學後穩定就業一年半,但因交友不慎加上親子衝突,經常逃家、外宿,更在1年多前開始接觸K...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七歲彤彤是視多障極重度者,六個月大時因突然哭鬧不止,就醫檢查才發現長了腦瘤,雖前後手術取出腦瘤,但卻引壓迫到視力、智力等,造成水腦,必須在腦室內裝入引流管將腦脊髓液引流到腹腔,也讓彤彤從小就得承受龐大煎熬,且日常生活都得靠著家人協助,後來進入日托班,接受3年多的療育課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