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前不刷牙易患心臟病 盤點生活中最髒的五大習慣

睡前不刷牙易患心臟病 盤點生活中最髒的五大習慣

一些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但是一些壞的生活習慣會讓我們的身體變得不健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生活中最髒的5大習慣,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要做的事情,還在等什麼?趕緊去下文了解一下吧!  

睡前不刷牙易患心臟病 盤點生活中最髒的五大習慣

1、睡覺前不刷牙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

  43%的人承認,她們睡前偶爾忘記刷牙。專家提醒,人在睡眠過程中,唾液分泌量會大大減少,而這些唾液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許就會造成口腔細菌趁虛而入,其結果是齲齒及牙周病危險大增。另外,許多研究證實,導致牙周病的細菌同樣會導致你的心臟出現問題。

2、用清水洗澡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鬆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調查顯示,近1/3的婦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沖衝而已。專家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據你的出汗情況而定。導致人體發臭的細菌以汗液,特別是腋窩和腹股溝排放的汗液為生。汗多時,光用水沖是洗不干淨的,會導致細菌滯留,滯留的時間越長,人就越“臭”。

3、上廁所後不用肥皂洗手

連小朋友都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但你是否真的洗乾淨了呢?調查顯示,只有38%的人如廁後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時間超過10秒鐘。專家表示,當你上完廁所擦拭時,手與大腸桿菌源距離極近,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無法完全清除細菌。因此,在上完廁所後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並且用清水沖洗乾淨。

4、內褲不是每天都換

女性內衣褲一定要勤洗勤換,但是調查顯示,52%的女性不是每天都換內褲的。微生物學家查爾斯·格巴博士指出,內褲穿一天,上面就會留有約0.1克的糞便,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這些細菌會附著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東西吃,就會因此而染上疾病。

5、光著腳健身

調查發現,32%的人都是光腳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時。專家建議,這時最好穿一雙輕便的鞋子。因為健身時腳會大量出汗,潮濕的環境最利於細菌滋生,這些細菌會通過別人的腳遺留在地板上,當你的腳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腳癬(俗稱“香港腳”)或蹠疣(一種足底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周姓油漆工菸癮達30年,平常有乾咳情形,最近發現痰中帶血,還出現後背痛症狀,兩個月來爆瘦十多公斤,經就醫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分化不良的肺腺癌,醫療團隊討論後,建議採用好神刀縮小腫瘤,再以手術切除,術後腫瘤幾乎連根拔除,正持續復健治療,近期內可望順利返回職場工作。 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在飛沫中可存活並具有傳染性長達3小時,在紙板上長達24小時,在塑膠和不銹鋼上長達72小時;而第二種傳染途徑是病毒接觸嘴脣、嘴巴、鼻子、眼睛之後,從這些身體部位設法進入氣管和肺部。 傳染途徑同流感 飛沫傳染力強 相關研究顯示,COVID-19的傳染與流感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本土疫情首次單日破千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5日宣布新增本土病例1,209例。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防疫的重點並非控制規模,而是「減災」,內容包含疫苗接種、藥物的整備與輕重症分流。其中,為強化輕重症分流收治,確保醫療量能及病人能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衛生福利部提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癌症蟬聯台灣十大死亡榜首,早期癌症患者迷信所謂的中醫偏方治療,並誇大西醫治療的副作用,拒絕手術、放療及化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不過,近年來,中醫治療癌症也越來越多人接受。 中醫緩解副作用 提升癌患生活品質 台北榮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楊仁鄰主任表示,癌症診斷後,經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