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不好? 小心7大危機找上你

睡不好? 小心7大危機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一個疾病前期的概念,指的是腰圍太粗、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以上)、血脂異常(三酸甘油脂150mg/dL以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少於40mg/dL;女性少於50mg/dL),符合上述三項以上條件的人,未來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增加五倍,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二倍。

睡眠時數少、品質差 易影響生理與代謝

許順菖醫師表示,造成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繁多,我們最主要探討『睡眠』這個獨立因子,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工作時間增長,外在壓力上升,3C產品使用增加,睡眠時數越來越少,品質也越來越差,進而影響到生理與代謝,故之間的關係值得重視。醫學上對於睡眠異常對生理與代謝的影響有:

1.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

睡眠時數5~6小時以下或是睡眠時數8~9小時以上,都有可能增加機會,它的發生似乎與葡萄糖耐受性不佳與胰島性阻抗性增加有關,此外,臥床時間太久而清醒時間活動量減少也會造成體重增加。

2.增加食慾

食慾中樞會受到內分泌激素改變影響,比如抑制食慾的瘦素(leptin)分泌減少,而增加食慾的飢餓素(ghrelin)分泌增加。

3.體重增加

大部份的研究顯示睡眠時間在5小時以下,BMI會有上升的趨勢,若與睡眠時間7~8小時的人比較,男性肥胖的機會增加3.7倍,女性肥胖的機會增加2.3倍。

4.血壓升高

長期的睡眠時間在5小時以下,未來發生高血壓的機會增加1.76倍,此外,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也會造成體內鹽份與水份滯留量增加,使循環系統處於較高的負荷。

5.增加炎症反應

睡眠異常除了會造成免疫功能失常外,也會增加體內發炎前趨物質增加(IL-6、TNF-α、CRP),長期下來容易造成代謝失調。

6.內分泌激素紊亂

睡眠不足容易造成生長激性(growth hormone)分泌量減少,兒童及青少年生長受影響,成年人則容易造成肥胖與肌肉質量降低。相對地,睡眠不足也會造成可體松(cortisol)分泌量增加,造成鹽份與水份的代謝異常。

7.退黑激素(melatonin)分泌量降低

退黑激素是由腦部之松果體分泌,它會受到光線抑制,故夜晚睡眠時間若仍醒著,就會減少其分泌量。退黑激素目前認為可以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刺激棕色脂肪增加能量消耗,增加脂肪溶解作用,故對體重增加有一定的影響。

五大睡眠注意事項

許順菖醫師表示,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睡眠異常與代謝症候群關係密切,這種情況在越年輕的族群身上,造成體重上升及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越明顯,建議大家幾點睡眠注意事項:

1.睡眠時間儘可能達到7個小時,不要低於6個小時。

2.儘可能睡眠不中斷,比如睡前不喝太多水或飲品,避免夜尿;將手機轉成靜音等等。

3.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尤其是睡前。

4.壓力大造成睡眠品質差的人,可以求助睡眠門診。

5.若非工作上的要求,儘可能配合生理時鐘,比如晚上不超過12點就寢,睡眠時間勿超過9小時等等。

最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想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就請重視睡眠吧!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型肝炎若忽略就醫,很可能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國外研究與臨床觀察均發現,C型肝炎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重症與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專家呼籲,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不能輕忽C肝威脅,應及早篩檢、及早治療。雲林縣的C肝盛行率高於全國平均,每六人中就有一人罹患C肝,肝癌更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子宮肌瘤為最常見之婦科疾病,據統計,約有近1/3女性有肌瘤問題,雖多數患者無臨床症狀,但也有些會伴隨月經血量大、經痛等問題。經痛雖聽起來稀鬆平常,但疼痛程度可輕可重,還可能痛到全身無力,而若是肌瘤位置位於子宮腔內,甚至可能影響生育。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詹家豪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隨著科技進步,社群軟體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民眾溝通型態與社交方式。不僅不再受限於時間與空間,可愛的貼圖及表情符號也逐漸將情緒圖像化,甚至負面情緒也能藉由貼圖變得活潑,幫助緩和氣氛、減少衝突,但對於還在成長發育的青少年族群來說,這樣的轉變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呢?習慣掌控談話權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983年臺大醫院整形外科陳明庭教授從國外引進高壓氧技術,成功治療癌症病患接受放射性照射後之慢性傷口、潛水病(減壓病)、急性氣體栓塞等疾病,逐漸掀起國內高壓氧治療的風氣,造福不少民眾,在陳明庭教授不吝於分享經驗推廣到中華民國高壓氧暨海底醫學會,之後也推動將高壓氧治療納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