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癲癇和巴金森氏症 傻傻分不清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大家都知道癲癇患者大發作時,會出現四肢抖動的症狀,但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大抖的時候,也會有類似動作,到底該怎麼區分呢?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表示,癲癇患者在發作時,是沒有意識的,眼神會呆滯上吊;但巴金森氏症的患者發作時意識清醒,並不自主的四肢抖動。

癲癇,是大腦皮質上的腦細胞間歇姓、隨時隨地、不受控制的亂放電,導致臨床上干擾到病人的神智、行為、情緒、運動和感覺,而若上述這些干擾每次都是一樣的,就是癲癇了!但並非每次癲癇翻作都會有四肢抖動的大發作情形,也有些患者會有失神性的發作,看起來好像是在發呆,但雙眼會上吊或呈現呆滯、嘴唇會發白等,怎麼叫也回不過神來,大約會持續1-2分鐘左右,且等發作結束後,患者會完全記不得剛才發生的事。

而巴金森氏病則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典型症狀有震顫(手部發抖)、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手部抖動的樣子很像銀行櫃員用手指數鈔票一般,頻率約每秒3-5下。若把手伸直或是拿東西、作動作時,手部的抖動會因此減緩許多或是消失。且病人出現手抖的同時,同側肢體的動作也可能變得不靈活、容易酸痛,例如走路時同側的腳會覺得僵硬酸麻,好像拖著腳在走路。

由於癲癇大發作時的四肢抖動症狀,和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大抖發作相似,因此常被民眾「認錯」!曾幼玲便拿自己的母親做例子,原來,曾媽媽幾年前因巴金森氏症住院時,某天突然出現雙手大抖情形,嚇壞了旁人,護理人員立即打電話告知,「妳媽媽好像癲癇發作了!」

接到電話的曾幼玲還很困惑,母親從來沒有出現癲癇症狀,怎麼能會突然癲癇發作?一直到某天剛好探病時,遇到母親大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護士小姐誤會了!「因為這不是癲癇,是巴金森氏症引起的雙手大抖!」

到底該如何區分?曾幼玲強調,「眼神是關鍵!」只要症狀出現時,嘗試呼叫發作者的名字,並仔細觀察對方眼神,是呆滯上吊的?還是清醒的?如果是前者,那就很有可能是癲癇發作,若是後者,便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例如巴金森氏症。曾幼玲進一步說明,「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大抖時,意識仍很清醒,只是雙手會不售控制得發抖、或全身冒汗。」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臟長多顆腫瘤  阿嬤積極治療抗癌超過8年70歲的黃女士有C肝帶原,8年前做了健康檢查,發現罹患肝癌,找上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醫師診斷,確認肝臟長了6顆腫瘤,最大顆的有6公分,而且無法開刀。原本以為只剩下半年壽命,經過吳明順醫師鼓勵後選擇相信專業,積極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肺炎是國人死因第3位,去年奪走逾萬條人命,其中以老年人占大多數。醫師建議,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肺炎國人死因第3位 去年逾萬人死亡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死因統計,去年共有1萬2212人死於肺炎,超過9成是65歲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 來到李志誠與林瓊婉夫婦的無毒中草藥王國,可以深深感受他們對於土地的熱愛,處處崇尚自然、無毒的理念。中醫藥博士李志誠指出,中藥藥園的藥草都是自己種植,從養地開始不能殘留農藥、重金屬,草藥品種也要嚴格篩選。 中草藥下腳料養地 友善農法種植 李志誠夫婦的無毒中草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10大死因結果顯示,國人去年有13萬2428人死於10大疾病,占總死亡人數76.8%;而與前年相較,排名第2的心臟疾病,死亡人數就增加1610人,不得不慎!去年心臟疾病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610人國人去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1.癌症、2.心臟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