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非絕症! 陽光台大生癌後重生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0年前,25歲的葉先生是個籃球場上的熱血中鋒,高壯強健的體魄看不出任何異狀,某天當他發現胸口有不明硬塊,並有呼吸不順、心跳加快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運動量不夠而卯起來運動,卻差點在球場上休克,後經就醫診斷,才發現罹患淋巴癌第三期;前後走過化療、放療及復發折磨的他,目前已康復,並完成台大心理學碩士學位,成為一名諮商心理師。

葉先生於2003年確診後,經6次化療與27次放射線治療,身心飽受折磨,沒想到在完治後兩個月卻又復發,原本對抗病魔信心滿滿的他,已被磨損到出現「死亡」念頭。

他在醫院持續7-8個月治療,直到2005年完成自體幹細胞移植,終於重獲新生,目前只需半年定期回診。重生後,努力完成學業拿到台大心理學碩士,又再繼續深造並考上心理師執照,現年35歲的他,任職於基隆長庚癌症中心的諮商心理師。

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一些民眾自恃年輕,以為癌症不會找上門,可在近期一份癌症認知調查中看出,年輕人部分的認知度是所有年齡層中表現最差的,例如對「癌症能有效被治療」的同意比率偏低,以及對「癌症無法預防」不同意比率也最低。

針對癌症迷思,癌症希望基金會今(19日)邀集國際抗癌聯盟、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共同簽署「世界抗癌宣言」,以實際行動號召民眾破除迷思。葉先生則以自身經歷鼓勵癌友,與癌共存、不要輕言放棄,只要聽從醫師建議妥善運用資源,現今有許多癌症是可有效被治療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9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全穀類食物不只含有維生素B群、纖維質等營養素,也可增加飽足感。近日國外研究更發現,以全穀類食物代替精製穀類食物,熱量較不會停滯體內,新陳代謝也會加速、熱量支出增多,一天吃全穀類食物取代精製類穀物所消耗的熱量相當於快走30分鐘。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臨床營養學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乳房較為緻密,乳腺組織較多,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比較高。研究認為,乳房緻密程度這項指標比肥胖、家族史等更重要。不過腫瘤醫學專家指出,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乳房緻密度 乳癌重要風險指標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骨質疏鬆症影響健康隨著醫療照護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骨質疏鬆已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容易導致骨折,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為手腕、髖關節及脊椎骨,此外,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身高會逐漸變矮,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駝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莊先生是名清潔工,因脖子腫大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甲狀腺癌,他曾接受放射碘治療,但已發生骨轉移,雙腿痛到無法行走。經醫師建議,自費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能拄著柺杖行走,且腫瘤也逐漸獲得控制。但一個月的藥費高達10多萬元,清潔工的收入根本無法負擔。所幸甲狀腺癌口服標靶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