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治療新趨勢 中西醫整合突破療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目前針對癌症治療,雖然已有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可以應用,但是癌友往往會在治療過程中,尋求中醫診治;要如何讓癌症獲得更好的療效,醫界正在積極研究,結合中西醫整合的突破性療法,預計將是本世紀對於癌症治療最大的貢獻!

癌症越晚發現 致死率越高

醫學越來越進步,但是當民眾聽到醫師宣判罹癌時,仍然會心生恐懼,聞癌色變!北醫傳統醫學內科主任林恭儀表示,民眾對於癌症預防篩檢率偏低,仍是目前針對癌症治療的瓶頸,以致於很多癌症被發現時,都已是後期,而且越是晚期的癌症,復發率就越高,手術後的放療與化療的後遺症就越多,存活率便相對低。

林恭儀主任表示,癌症是體內細胞基因突變,和細胞老化有關,因為感染造成少見,而且越是晚期的癌症,生命越受威脅,很多晚期癌症,大多是三個月至半年就會走了!所以,針對癌症治療,就是要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而且針對癌症治療,目前有國家型的中西醫整合試辦計畫,對於化放療及標靶藥物治療時,出現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可以由中醫切入做治療來改善。

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 更有體力抗癌

西藥沒有補身體的治療,但是中藥卻有,不但有補氣、補血,還可調整體質;林恭儀說,中醫對於食物有分藥性,還有冷熱概念,例如不可吃冰,可透過薑來暖身,雖然這些無法由科學驗證,但是病人可以感受到其好處。而且即使中藥抗癌並不是主流,但是對於手術、化療與放療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及後遺症,卻能由中醫來改善,經由中藥調整免疫,可使免疫力增強,更有體力抗癌。

林恭儀主任舉例,大腸癌病人手術治療後,會有拉肚子的症狀,西醫會開給止瀉劑,但是止瀉劑吃多了又會出現一週都不大便的問題,而後又會給開軟便劑,對於這種後遺症,其實就可以透過中藥調整,例如調胃承氣湯、麻子仁丸,或是健脾用藥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可以用中藥來使免疫促進。

另外,在抗癌過程中,癌友常會出現癌因性疲憊,就是在癌症治療時,會有身體蛋白消失及食慾下降等間題,身體疲倦無力,沒有元氣。針對癌友疲倦治療,林恭儀表示,目前有很多中藥研究在進行,例如牛樟芝;另外,含有中藥成分如冬蟲夏草、人參、廣藿香、女貞子、靈芝等保健產品,也有很多人在使用,但在使用前都要諮詢專業醫師,以確認是否可以使用。

林恭儀主任認為,癌症治療應以病人為中心,並且規劃個人化的治療,是癌症治療的主軸;因為個人體質、生活型態及工作時間的差異性很大,有的癌友對於化療反應很激烈,吐得很厲害,但也有人不會;所以,藉由中西醫整合,透過中醫溫補用藥會有幫助。在抗癌過程中,千萬不要畏懼手術就排斥西醫,而不做治療就去找尋偏方;在接受西醫手術化放療後,出現副作用,也不要害怕中藥有腎毒性或傷肝而不做中醫治療,因為以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是最好的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05

相關推薦

作者:郭豐州理事長        訓練(運動)增加了身體的生理要求。你的身體的反應全面的,循環、血液、肺、肌肉等都會有反應,從這些生理指標可以了解你的身體對運動的反應。可以知道你訓練量是否足夠或者過量。其中心跳是一個重要而容易測得到的生理指標數據。 ...

閱讀詳情 »

(1)肌內發達,頭腦簡單一些人錯誤地把肌肉發達和頭腦簡單兩樣沒有關連的東西連在一起(至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證實上述兩者有直接關係。)或許這是那些懶做運動的人為了逃避運動而編織出來的藉口而巳。(2)肌肉發達了,身體會變得僵硬或繃緊肌肉鍛鍊得當,不但不會繃緊,反而會柔軟和富有彈性,身體的靈活度更高。(...

閱讀詳情 »

健體者須知 1. 患有任何下列病症或有以下徵狀的人士,不宜進行運動,除非已獲得醫生批准及有醫護人員在場督導; (1) 心臟病。 (2) 血壓過高。 (3) 胸口痛。 (4) 肌肉或關節疾病 (如關節炎、腰背痛等)。 (5) 經常感到暈眩或眼花。&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