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 健康達人網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國家衛生研究院與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找到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造成腫瘤增生的機制,讓「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的想法得到印證。此一新觀念的提出,不僅為癌症治療開啟新的里程,更提醒民眾維持新陳代謝正常的重要性。

正常細胞產生能量的方式為有氧呼吸,但癌細胞不相同,它僅以少量的葡萄糖進行有氧代謝,其餘的葡萄糖則大多進行糖解作用,變成乳酸,促使腫瘤生長。有鑑於此,研究團隊推測癌細胞的出現,可能是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發生變異。

研究團隊測試前列腺癌及乳癌有高度相關的致癌因子 JMJD5,發現它能與控制癌細胞生長的關鍵糖解酵素 PKM2 結合,改變細胞新陳代謝的路徑,從而促成腫瘤生長,若以分子標靶降低 JMJD5,能阻斷癌細胞增生的代謝路徑,減緩癌細胞增生速度,甚至逆轉為正常細胞,未來新藥發展可望以 JMJD5 為標的,阻斷癌細胞增生。

國衛院龔行健院長形容,PKM2 酵素就像「守門人」(gate keeper)一樣。在氧氣充分之下,絕大部分的葡萄糖通過 PKM2 酵素的轉化會成為能量與二氧化碳。但是當 JMJD5 酵素出現,會與 PKM2結合,最終使 PKM2 酵素失去守門人功能。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國衛院提供

另外研究也發現,只要鎖定 JMJD5 作為標靶,抑制、降低其表現量,就可以逆轉這癌化的新陳代謝路徑,減緩腫瘤生長,初步實驗顯示,癌細胞可以縮小達 1/3,意味癌細胞或許可逆。

這項研究發現,不僅印證研究團隊一開始的推測──癌症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更為將來的治癌藥物指出一條可行路徑,目前抗癌症藥物多以阻斷或破壞癌細胞生長機制,但往往也損害到正常細胞;若是以調節癌細胞新陳代謝的方式來治療,能將對正常細胞的傷害降到最低,也不會有副作用。

國衛院龔行健院長指出,一般癌症病患的治療中早有限制糖分攝取的飲食指引。目前部分控制糖尿病病患血糖的藥,也證實對腫瘤的生長有抑制的作用,可以說明新陳代謝的正常運作與癌症的防治確實相關。

研究成果深受重視,年初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刊》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你所忽視的6大老化徵兆 | 健康達人網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人體就像一部機器,會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而產生耗損,因此必須在年輕時好好照顧身體,並按時「進場維修」,以延長壽命並增添生活品質。Time 整理六項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老化徵兆,並提供改善方法,供有心抗老者參考。

 

27 歲:肌肉質量開始開始下降

葡萄牙研究,過了這個年紀之後,男人每十年都會失去 3.5 磅的肌肉。

改善方法:英國研究指出,健身完可以攝取20克的乳清蛋白(whey Protein),能促進肌肉增長 49%。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LyndaSanchez CC BY 2.0)

 

35 歲:魚尾紋出現

魚尾紋是女性臉部老化的一大特徵,它出現的原因不外乎誇張的表情、紫外線傷害、皮下脂肪減少、肌肉彈性減退、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護膚習慣,有些人甚至因為陽光太刺眼常瞇眼而產生魚尾紋。

改善方法:若是因瞇眼而產生魚尾紋,記得戶外運動要配戴運動型太陽眼鏡,另外每天出門前要擦防曬油。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43 歲:近距離閱讀時發現字變得模糊

如果你超過 40 歲,在閱讀這篇文章時需要瞇著眼才能看得清楚,那你可能有老花眼的問題。老花眼是水晶體失去調節能力所致,常見的症狀是看近不清楚、閱讀困難、容易疲勞與酸澀。

改善方法:外出時記得配戴太陽眼鏡,太陽眼鏡可以阻隔 99~100%的 UVA 和 UVB,可有效防止眼睛受到紫外線傷害。另外在用電腦時可以將字體放大,柏克萊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字體每增加 2.8 字級(pt,約 0.04 inch),將減輕 8%的閱讀壓力。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Daniele Zedda CC BY 2.0

 

45 歲:出現老人斑

如果你習慣開車,看看左手臂,是否有出現褐色或白色斑點,如果有的話,表示色素細胞快速生成並受到損害。

改善方法:無論你的年紀多少,記得在早上出門前擦防曬油,且係數至少 30 以上,最容易忽略的手臂也要記得擦,才能有效防止曬傷。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65 歲:關節疼痛

如果你的手、膝蓋、臀部在運動後受傷,你可能患有關節炎,它會導致骨頭間的軟骨受損。

改善方法:到健身房去。超重或肥胖的人,罹患膝蓋骨關節炎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三倍,它同時也是老人常見的疾病。若已經有此症狀,可以試試看無負重訓練,例如以坐姿進行膝蓋伸展,日本曾研究證實這些運動能減少關節疼痛。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Dr. Samuel Bledsoe

 

69 歲:需要助聽器

聽力受損都從高頻音開始,所以聽力喪失者往往認為別人說話不清楚。

改善方法:將耳機音量降低,比利時研究指出,用 iPod nano 收聽音樂一個小時,就算只開 50%的音量,也會暫時損傷聽力。

癌症揭祕 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MIKI Yoshihito CC BY 2.0

首圖來源:tommerton CC BY 2.0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胃脹求醫,竟在一個器官發現兩處惡性腫瘤!53歲的葉先生商場打滾10餘年,應酬機會多,練就不錯酒量、會抽菸、偶爾吃檳榔,胃部偶有不適靠吃藥緩解,從沒想過會罹患食道癌,還是上、下段都有惡性腫瘤。葉先生去年3月胃脹痛到診所就醫,醫師透過胃鏡發現食道下段異常,高度懷疑是癌...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個人從青年期到發育完全,肺部最健康的時期,大約在20至25歲,過了這個時間點,功能便會緩慢地逐漸下降,適當的運動與調節,就變成保養肺部的一項大重點。   多做擴胸運動 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柏嵐表示,胸腔復健運動是個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做...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中醫的觀點裡,「中風」即為一般的腦溢血或腦血管阻塞,當發病時,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症狀變化快速,如自然界之風瞬息萬變,故稱之為「中風」。 大家都知道,發生中風的族群,多和糖尿病、三高或是各類心血管疾病有關,當血脂肪太多,產生動脈硬化、血壓異常,長時...

閱讀詳情 »

家中過期或未吃完的藥品,該怎麼處理才好?哪些藥物可以直接丟棄,哪些藥物需要特別處理呢?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藥師表示,其實一般常見的藥物都可以自行分類後丟棄,但仍有少部分藥品需要交由各大醫院或社區藥局的藥品回收站處理,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過期、變質、不再使用的藥物該如何處理?其實大部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