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友們要小心 不動就「僵」脊椎硬梆梆

病友們要小心 不動就「僵」脊椎硬梆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原因未明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20~40歲年輕人,患者大部分最先察覺到的症狀為下背晨間僵硬和酸痛,經常會先誤認是生長痛或運動痠痛,藉由活動伸展會獲得改善;相反的,若不動、長期休息症狀則會更嚴重。少部分患者的初期症狀則以兩侧腳後跟或足底慢性疼痛、眼睛發紅為主。

亞東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吳建陞主任說明,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40歲的成年人,青年發病居多,臨床上最常見症狀即為下背痛、早起晨僵與肌腱附著點發炎(足後跟痛),常侵犯的發炎部位包含脊椎關節、薦腸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肩關節。門診觀察,不少青少年患者常誤以為是痛風所造成的腳踝腫脹,就診後才發現竟是僵直性脊椎炎併發所致的周邊關節炎。

吳主任表示,約有10-20%患者會合併週邊關節的紅、腫、熱、痛。由於僵直性脊椎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除了會侵犯關節外,也會其他器官或組織,常見的脊椎關節外病變包含(1)眼睛病變,如虹彩炎或葡萄膜炎;(2)接骨點病變,常見肌腱與韌帶附著於骨頭處的發炎,嚴重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3)其他像是發炎性腸炎(慣性腹瀉)、乾癬等。

綜觀僵直性脊椎炎可能發生的病變十分廣泛,門診中大部分患者常是因為眼睛發紅、皮膚斑塊紅疹等上述的共病症狀無法痊癒,才轉而求診於風濕免疫科,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此疾病症狀容易被忽略,有賴於患者自身的高度警覺心,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吳主任特別再進一步指出,臨床觀察發現,在關節外病變又以虹彩炎/葡萄膜炎最常發生,約10%-20%的患者會併發,發生原因與患者具有HLA-B27抗原有關。虹彩炎、葡萄膜炎會造成眼睛發紅、眼睛痛、畏光和視力模糊。早期有許多患者認為眼睛只是單純的敏感及感染,擅自亂點成藥以致反覆性發炎,造成青光眼、白內障,嚴重甚至失明的後果。他特別提醒病友,眼睛若稍有異狀,應立即就醫,才能達到有效又快速的治療成效。

社團法人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高正理事長說,僵直性脊椎炎好發年輕人,但很多人對疾病本身瞭解不足。為了讓更多年輕患者與病友、社會大眾建立僵直性脊椎炎的正確治療觀念,並鼓舞病友們對抗疾病的信心,此次『AS, YOUR 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72小時運動傳愛』網路影片串連活動,從三月開始舉辦,截至目前,已有逾百名病友、醫師、藝人與網友加入此活動,藝人部分包含邰智源、陳漢典、阿緯、阿喜、潘若迪、JR紀言愷、戴祖雄、主播張雅婷等人皆共同響應,超過百萬位網友知曉按讚相挺,紛紛主動加入。期望透過『AS, YOUR 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72小時運動傳愛』網路影片串連活動,藉此提醒民眾若有長期下背痛困擾,須盡快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治療時機;並提升重視用藥遵囑性、持續運動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被譽為「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高齡88歲的攝影大師柯錫杰,有打呼、失眠的困擾,就醫檢查發現,每小時睡眠呼吸中止次數高達30次以上,確診罹患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睡眠呼吸輔助器治療,才能維持精神持續創作。睡眠呼吸輔助器治療 睡眠情形獲得改善柯錫杰回想,6年前開始,半夜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近視盛行率越來越高,除了不當用眼習慣以及3C產品的普及外,家長對於近視控制認知不足與忽視矯治黃金期,間接導致近視度數比例逐年上升。根據大學眼科調查,有42%的家長認為近視100度以上才需要開始矯治,甚至有70%以上的家長仍不知道高度近視可能增加罹患青光眼、飛蚊症及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27歲的郭先生,10歲開始每天腹瀉高達10多次,嚴重肛門廔管造成爛瘡,還必須墊上紗布才能出門,耗時5年的時間,才被診斷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是全台第9例確定病例。郭先生分享,嚴重反覆腹瀉症狀,讓他身材又矮又小,國中時身高150公分、體重僅有30多公斤,常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為解決老年人出門運動的不便,「Exergaming」概念興起,將運動(exercise)與遊戲(game)結合,提升老年人活動的意願。國外研究也發現,虛擬實境跑步運動,降低老人跌倒次數,成果已刊登於《刺胳針》。預防老人跌倒跨國研究 一項比利時、義大利、以色列、荷蘭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