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當醫師成為病人》這一次換成自己是家屬,感受特別痛……│新新聞

陳永綺醫師因本身也是醫師的父親罹患胃癌,親身體驗到醫病之間難以取得一個平衡點,即使當醫師變成病人,醫病間也會有溝通問題。有感於此,陳永綺與先生李詩應醫師決定聯手,打造出一座醫病之間的溝通橋樑。

文◎林筱庭

場景一:有一次爸爸喘不過去、呼吸困難,醫師醫囑照胸部X光片。完成後,我前去詢問,結果,兩位醫檢師那一段無心對話,「○○○喔!淹沒了!氾濫了!這一次真的淹沒了!終於!」讓我的心再次受到傷害且難以釋懷。

「我當實習醫師時,也犯過類似錯誤」

當醫師成為病人》這一次換成自己是家屬,感受特別痛……│新新聞

我知道他們的對話是無心的。當我還是實習醫師的時候,不知天高地厚、不懂人情事故,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這一次換成自己是家屬,因此感受也特別的痛。

場景二:當爸爸出現打嗝症狀時,請值班醫師前來處置,因為年輕的第一年住院醫師沒多少經驗,開了一個強力肌肉放鬆劑給爸爸服用。沒多久,爸爸全身無力,出現呼吸困難與無法起身的症狀,爸爸心慌了,急忙地要我回病房。在神經內科執業多年的外子,門診中也見過不少這樣的病例。

當我瞭解情況後,便與住院醫師討論,並表明身分後給予委婉的意見,但卻無法取得住院醫師的認同,我們也只好勸說爸爸,並極力穩定他的情緒。從此,爸爸對臨時醫療用藥極度排斥,對於醫學中心的醫療系統也感到失望。

這是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在癌症病房陪伴醫師父親陳忠純一○二天中,兩場難忘的景象。

二○○六年,陳永綺的父親因胃癌住院,面對醫界同行,理應能輕易跨越醫病資訊鴻溝,順利與主治醫師互動。但她卻發現,「即使是五個醫師(她、父親、二哥、丈夫、主治醫師)面對面,也無法溝通。」

當醫師化身為病人(或家屬)時,同樣得經歷一般病人及病家的無奈。陳永綺記得,當年聽到醫檢師大聲談論,她父親因肋膜積水惡化,造成胸腔「大淹水」,那段對話讓她十分心痛。

醫病之間易把對方「妖魔化」

陳永綺說,當她還是實習醫師時,也曾犯過類似錯誤,無視急救家屬的傷心,在一旁忘情地聊起天來,換來值班醫師一陣責罵。她明白,醫檢師是無心之過,易地而處,才更瞭解家屬受傷的心理。

癌症後期,陳永綺的父親因腹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腹部嚴重積水,平均每二至三周就得抽一次腹水。陳永綺描述,每次都由較缺乏經驗的第一年住院醫師來抽,沒有其他資深醫師在旁指導;一般來說,應該要先以細針麻醉,再用粗針抽,「他卻是直接拿粗針插,沒有麻醉就抽了,那種感覺是,你都沒有把我當人看,也沒顧慮到我的心情。」

 

【原文刊載於《新新聞》1473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新新聞》官方網站;《新新聞》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 李振麟/台北報導 感謝捷克紅十字會及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促成捷克政府捐贈台灣3萬劑疫苗。 5月中旬國內疫情大爆發,國人非常期待加速購買疫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在6月16日透過國際紅十字會體系,洽請包括捷克紅十字會在內的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合作夥伴協助提供疫苗。捷克紅十字...

閱讀詳情 »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累計將近兩億人口確診,並隨著疫苗接種率普及,疫情似乎逐漸撥雲見日,也有學者開始針對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進行調查。發現,日本人氣偶像「Kis-My-Ft2」的千賀健永,於確診新冠病毒痊癒後,無法回復喪失味覺嗅覺等症狀;也有患者痊癒後,居然出現了「掉髮」後遺症,如一位原無症狀的女...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新一輪的「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今下午2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且此次開放還新增接種高端國產疫苗的選項,供20歲以上民眾選擇。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截至今日下午5時,短短3小時內共有3萬7814人僅選擇高端疫苗,表達非高端疫苗不打的意願。高端疫苗在...

閱讀詳情 »

全台持續大規模施打疫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最新接種進度,昨單日有29萬5584人次施打,應是歷來最多人打的一天。目前的疫苗接種涵蓋率已達28.74%,劑次人口比則是29.86%,皆超過總統蔡英文期盼能在7月底達25%的目標。另外,指揮中心昨啟動第四輪疫苗接種預約,截至今13:00,符合預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