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 嬰兒期就會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 嬰兒期就會發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才出生沒幾個月的小嬰兒,兩側臉頰上都長出一大片紅疹,十分憂心的媽咪帶著小寶貝就醫,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惹禍!儘管然媽咪遵照醫囑用藥治療寶寶,還哺餵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但是小嬰兒的病況並沒有痊癒,進一步就醫才知道,原來是清潔方法不正確,使得小嬰兒的異位性皮膚炎遲遲無法有效改善。

嬰兒期就發病 遺傳與外在環境導致

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過敏性皮膚病,致病原因和基因遺傳與外在環境刺激息息相關,而且嬰兒期就會發病,使得臉部、手足及身上出現大小不一的紅疹,伴隨難忍的搔癢感。小嬰兒往往會因為癢,而將病灶抓破,讓病況更加嚴重,痊癒無期。

服藥改喝配方奶粉 仍無法完全痊癒

皮膚科醫師黃柏翰表示,最近有位媽媽帶著1歲多的小嬰兒前來就醫,得知小嬰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曾透過藥物治療也作了過敏原檢查,還遵照醫師建議改喝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病況雖獲得大幅改善,卻始終沒有完全痊癒,讓家長感到無比困惑,滿頭霧水,心疼孩子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使用母乳皂+紗布巾 清潔效果太強烈

其實異位性皮膚炎往往很容易誘發!黃柏翰醫師指出,大家要特別注意自己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照顧方式是否正確?像是是否所使用的清潔乳會使肌膚過於乾淨?或是用紗布巾洗澡,是否會傷害皮膚的角質層?如果傷害了角質層又用母乳皂清洗,由於母乳皂清潔效果太強,就會把寶寶身上油脂洗得太過乾淨,適得其反,更難痊癒。

注意保養和保濕 可預防病況反覆發作

黃柏翰醫師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清潔不宜使肌膚過於乾燥,若是為寶寶清潔,可用清水洗,使用紗帶巾是安全的,但也不宜過於擦洗,以免寶寶的角質層受傷;此外,在清潔之後,也應該要塗抹保濕保養品,才能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病童病況反覆發作。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0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拉小手一把,陪伴大病初癒孩子一圓奔跑的願望!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為了募集大眾共同分攤急重症病童高額自付醫藥費,幫助他們走出經濟困境,今年選定在11月3日(六)舉辦第四屆瑞信HAPPY RUN公益親子路跑,距離報名截止日期只剩3週,但報名人數卻離原本預計的人數相差甚遠,為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巴金森氏病為國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動作遲緩、肢體僵硬、靜止性顫抖以及平衡障礙等。雖然早期藥物治療效果不錯,但隨著疾病進展,藥效持續的時間會逐漸縮短,甚至出現難以控制的肢體扭動或亂動(dyskinesia),此時單純的藥物處方就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時序步入秋季,但白天氣溫仍高達35-36度,炙熱的陽光讓在戶外活動的民眾一不小心就曬黑或曬傷。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除了會引起光敏感反應的食物,如柑橘、葡萄柚,胡蘿蔔、芹菜類等,若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會讓平常對陽光不那麼敏感的肌膚,突然變得很容易曬傷,或出現發紅、腫痛,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免疫細胞治療再傳佳音!繼衛生福利部鬆綁免疫細胞用於多項癌症臨床治療使用後,國內生醫業者引進日本研發成功的「DC(樹突細胞)癌症疫苗」、「超級NK(自然殺手)細胞」製劑專利技術,讓台灣的癌症患者不必遠渡日本求醫。累計二十二種癌症、逾十萬名癌患使用 日本免疫細胞培養技術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