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的福音!某些攝護腺癌是不需要立即治療的!若患者害怕手術後遺症,家屬怎麼溝通?

一名53歲的男性上班族,某次聚餐喝酒因腰酸背痛又尿不出來,被送往急診室,沒想到抽血檢驗竟發現其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高達300 ng/ml,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由於發現時已有骨轉移,目前只能靠荷爾蒙治療加上化療,延長生命。

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教授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療進步、飲食西化、人口高齡化,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根據國健署統計,在男性癌症中,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七位,且約有60%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

男性的福音!某些攝護腺癌是不需要立即治療的!若患者害怕手術後遺症,家屬怎麼溝通?

蒲永孝教授進一步解釋,攝護腺癌第一到第三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相對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致死率相當低,第一期發現者,10年存活率為100%;但是如果到了第四期,癌症已轉移才發現,存活率就大幅下降,平均存活4年。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該先做第一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倘若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者,則應提早到45歲做第一次檢查。若第一次檢查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

然而,多數民眾聽到罹患攝護腺癌,就認為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患者常擔憂攝護腺癌治療會對泌尿功能或性功能造成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手術後,就得跟尿袋為伍,甚至難以再重振雄風。

其實某些攝護腺癌是不需要立即治療的,只要定期追蹤觀察,終其一生都沒事。如果真的需要治療,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攝護腺癌有很多治療方式,治療也不見得會影響排尿或性功能。

倘若病患害怕手術有漏尿、勃起障礙等副作用,不願意接受治療,家屬該怎麼溝通?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暨《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葉雅馨建議,針對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家屬可採用「天平的比較法」跟患者溝通。例如:「接受治療雖然可能引發副作用,但可為你換來10至20年的壽命,這能增加我們一起生活的日子。如果治療只能換來短暫幾天的壽命,我一定跳出來反對。」讓患者知道,如果讓病患受苦只能換得短暫的利益,家屬會站在他的立場反對,以此增強同一戰線的立場。

  

【更多資訊請上《大家健康雜誌》;《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為什麼眼科醫生都戴眼鏡?!甚至有醫生宣布再也不做雷射手術!!到底雷射近視手術好不好?真的是醫界的天大陰謀嗎?看了就知道!! 圖片來源:1 2 以下,是一位醫生寫的文章 大約8年前,我就在網上不同地方看到過有關“近視手術致盲”、“近視手術是騙局”等等的傳...

閱讀詳情 »

(右圖為示意圖非本人) 生活中不少潛在「殺手」會傷及孩子,提醒各位家長,平時孩子因好奇而用手去觸摸時,一定要注意。 雙手起泡 孫女士家住公園附近,7月10日晚6點半,她跟往常一樣帶著2歲的兒子到公園裡玩。她們從大門進入時,看到入口處的小廣場上亮著不少地燈。   「當時我沒注意,兒子可能出...

閱讀詳情 »

示意圖 從唇色看出你的健康!! 眼睛是心靈之窗,嘴唇是健康之窗。唇色往往顯示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唇色深到發黑、暗沉,或者是發白都是不健康的跡象,正常來講,嘴唇都是紅潤且富有光澤,乾濕適中而且富有彈性。中醫說,脾胃、肝肺有無虛火,嘴唇顏色都會有所顯示。現在就讓小編為你詳細分析吧。&nb...

閱讀詳情 »

我是一名婦產科醫生,主攻惡性腫瘤。從醫三十年來,我做過上千台手術,患者中有荳蔻少女,有風華少婦,也有年逾古稀的老嫗。她們分佈於社會的各階層,閱歷不同,性格迥異。當癌魔突然降臨,她們無一例外悲傷、恐懼和孤獨。突然之間,我也淪為一名癌症患者,一張病理報告單將我從醫生轉換為患者,我親歷了我所有病人經歷的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