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子心肌梗塞 送終不成險喪命

男子心肌梗塞 送終不成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28歲的董先生於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擔任藥師,去年12月中旬,在台中市立殯儀館出席長輩告別式,但過程中突然胸口灼熱,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想透過抽菸舒緩不適,最後演變成心絞痛,緊急送醫後,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經由心導管手術治療,才挽回一命。

董先生的菸齡達10年,由於工作場所禁菸,因此一天的抽菸時間多半在上、下班前,習慣起床兩根菸,下班到睡覺之前,可以抽掉幾乎一包菸。收治這位董先生的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主任曹承榮表示,患者才28歲,卻有著82歲的血管,研判是抽菸造成嚴重血管硬化,導致心肌梗塞發生,接受心導管手術後已順利康復。

曹承榮主任指出,董先生的血管年齡猶如7、80歲,照理說28歲的血管應該彈性很好,但在進行氣球擴張術時,使用一般氣球,擴張壓力相當於12個大氣壓,卻無法將阻塞的血管撐開,改以高壓氣球,相當於20個大氣壓才成功。

曹承榮主任進一步表示,在進行心導管檢查時,發現他的心臟三條主動脈中,兩條有阻塞,因此透過局部麻醉,置入三個支架來改善問題。由於患者沒有心臟病史、喝酒、高血壓和肥胖等狀況,研判致病的最大危險因子為抽菸。因為抽菸會影響血管舒張功能,也會讓身體分泌發炎的前驅物質,長期下來會擾亂血脂肪,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尼古丁則會增加心跳和血壓,使冠狀動脈收縮,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高血脂、抽菸、高血壓、高血糖、肥胖都是動脈硬化危險群,若存在危險因子或輕微硬化者,應該每3年追蹤檢查一次;中度硬化斑塊者宜2年檢查一次;血管狹窄逾五成者,每半年到1年就要追蹤一次。曹承榮並建議,要預防血管硬化,平時應適當運動和健康飲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常有頭痛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廖祥琳表示,以中醫論治頭痛,不只考慮患者發作原因,緩解當下頭痛的不適感,也會進一步去追察病患的體質狀況,希望藉由體質調整,達到減少頭痛的嚴重程度及發作頻率。診斷與治療原則為先區分外感或內傷頭痛;廖祥琳指出,臨床上很常見頭痛發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黴菌原本就存在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之中,藉由呼吸運動被吸入鼻腔並附著在黏膜,通常不會造成疾病,但這些寄生黴菌,在某些情形之下,也能從單純無害的寄生迅速進展到致命的疾病。開業醫診所醫師巫剛肇指出,當鼻子構造異常,例如長鼻息肉或慢性鼻竇炎時,鼻腔的清潔運動受到阻礙,使得原本附著的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手麻是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發麻不外乎手部的血液循環受影響,或是手部神經受到壓迫,有些是疾病預兆,有些則是生活習慣的警鐘;開業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指出,手麻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鋼琴家手」,是常見的職業病,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到10倍,常會夜間痛醒,初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50歲男性有左耳反覆流膿的問題,有次更因掏耳朵掏太深導致耳膜穿孔,加上洗澡時不小心左耳進水,促使症狀反覆發作,演變成慢性中耳炎,經由微創內視鏡耳膜修補手術治療後,傷口小,患者也逐漸恢復健康。患者原本得知要接受傳統耳朵手術,必須把耳朵掀起,一直婉拒治療,但因症狀加劇,直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