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用藥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如何安全用藥?│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用藥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如何安全用藥?│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痠痛,早已成為全民公敵!當痠痛來臨時,你是選擇咬著牙,繼續為生活打拼;還是早已備好藥品,隨時「喬」一下!吃止痛藥對抗痠痛,是不智的行為嗎?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當身體感到痠痛時,應先排除器官臟腑的病變,若確診為筋骨痠痛,且疼痛已經嚴重干擾你的生活,當然可以吃止痛藥。

   

外用.內服  止痛藥

而止痛藥最常用的有非類固醇抗發炎劑(NSAIDs)、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一般來說,乙醯胺酚對身體的負擔較小,因此會優先考慮,若效果不如預期,才會選擇「非類固醇抗發炎劑」。萬芳醫院復健科主任張光華進一步補充說明,口服止痛藥應用於「急性期」,並依醫師指示正確用藥,較不會有傷身之虞。

「若是只有局部的痠痛,對生活無太大的干擾,不曾有坐立難安的現象,建議利用“外用藥”如痠痛貼布或藥膏緩解疼痛;至於,噴劑,因無法確認使用劑量多寡,則持保留的態度,民眾選擇外用止痛藥品時,一次選擇其中一種即可,請不要多種製劑混合使用,」張光華提醒。

國人對使用藥膏或貼布的警覺性低,常常哪裡痛就貼哪裡!美國於2007年曾發生一名就讀史坦登島諾特丹高中的17歲田徑選手Arielle Newman,因過量使用消除肌肉痠痛產品導致死亡案例!「使用痠痛貼布或藥膏,千萬不要因為全身痠痛,就大面積的使用,一般來說,痠痛貼布一天使用以4片為限,」張光華嚴肅的表示。選用中藥貼布,不宜選擇原形草藥製劑的貼布,當皮膚有傷口時,細菌將會透過皮膚進入體內,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

在使用外用藥品前,應詳細閱讀藥品外包裝上的說明書,痠痛貼布每次不宜超過6小時,敏感性肌膚者以4小時為限,避免肌膚因長時間不透氣、悶熱而產生紅腫癢、發炎、過敏的症狀。使用外用藥膏前後,需以肥皂將雙手洗淨,塗抹藥膏不宜太厚,輕輕塗抹一層即可。然而,不論是口服或是外用貼布、藥膏等任何形式的止痛劑,長期過量使用也會造成肝、腎損傷。

 

肌肉鬆弛劑

肌肉鬆弛劑可以降低肌肉強度,讓肌肉放鬆,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廢物代謝,具緩解疼痛效果;肌肉鬆弛劑相較於止痛藥,其副作用來得低,嗜睡、頭暈目眩等為最大副作用,因此,也不建議與酒精併用,以免會加重昏沉效果,醫師在開立處方時,會詢問病人的交通工具,若是自行騎車或開車等,就得小心使用。

「雖然肌肉鬆弛劑比起止痛藥來得安全,但也不表示可以長期使用,未來是否會出現藥物依賴,都是值得觀察,」張光華提醒。

〈本文摘自《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用藥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如何安全用藥?│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相關推薦

▲中國大陸武漢市不明病毒性肺炎已排除SARS及MERS感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武漢不明肺炎疫情詭異,不但迄今肇禍病毒是什麼仍無法確定,就連官方公布的重症人數也數變,最新從11例降為7例,對此,疾管署今(6)日表示,在中國宣布排除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長周志浩接種流感疫苗,呼籲符合公費資格的民眾,儘速接種。(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挨打」還有好康拿!公費流感疫苗開打1月1日正式進入第三階段,開放所有公費對象接種,催促民眾接種腳步,疾管署今(6)日宣布與全聯福利中心第3度合作,將於1月6日至9日期...

閱讀詳情 »

今年流感疫苗接種時間延遲,自2020年1月1日起亦已開放所有公費對象接種流感疫苗,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還沒接種的民眾應儘速接種疫苗,以降低染病或重症的風險。  今年全球流感疫苗供貨延遲,原先預定於10月開打的流感疫苗延至11月中開始三階段分批接種,而最後一個階段已於2020年1月1日起開放...

閱讀詳情 »

近來傳出一名出生不到3個月的嬰兒,就醫後發現肛門附近冒出小肉芽,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嬰兒感染HPV病毒,究其原因竟是父母的口水,讓寶寶感染到了人類乳突病毒!根據統計,約有10%的男性口水中有HPV病毒,女性也有約3%。HPV除了會引起菜花,高危險的HPV類型還會增加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TVBS《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