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款30分鐘的“濃縮運動”計劃,可以讓忙碌的你只需每次花費半小時,就能保住目前的健身水平或者繼續進步。堅持下去,做好忍受運動後肌肉反應的準備,並學會享受這種感覺。
把鍛煉內容濃縮的關鍵是讓每一秒鐘都起作用。具體安排可參考以下原則。
1. 回到基礎練習
很多人習慣於一次練習要在健身房花費3小時,他們可能擔心縮短練習時間會導致體能下降。但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如此。每次練習少於60分鐘照樣可以維持體能水平,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的職業教練瓦利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她努力完成博士學業期間,一星期最多只能鍛煉2次。她每個練習只做1組,但要做到力竭。1天練上身,1天練下肢,每次15分鐘完成,每星期的純粹運動時間只有30分鐘!而她的體能一直保持穩定水平。
2. 或多或少都比沒有好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如果不能每周有規律地練5次,那就乾脆不練了,這不對,因為少練也比不練強,而且時間少有時間少的練法。
首先不要找沒時間鍛煉之類的藉口,應把鍛煉安排到一天的日程當中,然後就像對待一次公務約會一樣準時赴約。鍛煉時要有進步欲,要注意力集中。
節省時間的鍛煉計劃都很簡單,不追求復雜的套路,關鍵在於效率。提高效率的方法如下:
A.提高練習強度——縮短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間,採用先進的訓練技術,以及使用更重的負荷。
B.提高精神動力——還記得你剛剛開始鍛煉時的熱情嗎?想辦法保持一部分當初的激情,知道30分鐘就能練完本身就是一個敦促自己的動力。
C.調整計劃——你要經常調整鍛煉計劃以取得最佳效果。
3. 必須做些什麼?
我們把身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一天練胸、背、肩、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另一天練臀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小腿與腹肌。任何身體部位都不應忽視,所以不要用犧牲某一練習來節省時間。在開始訓練之前,有幾個原則還是有必要再溫習一下。
A.傾聽你的身體信號——鍛煉不能以造成身體傷害的代價來取得進步。相反,如果你感到有什麼不對頭,就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及時發現問題並糾正它。
B.保證動作質量——不能因時間緊湊而不講究動作規範,每個動作都要在控制之中。
C.保證動作幅度——每一個動作都要爭取最大的動作幅度。
D.保證恢復——一個肌群還沒從上一次練習的疲勞中恢復時,不要進行下一次練習。
4. 組數與次數
根據不同的身體部位與練習,每個練習做2~3組,每組8~12次。
5. 動作速度
有控制與穩定的動作十分重要。雖然你是在進行一種搶時間的練習,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動作就像是被火燙了一樣倉促,請嚴格遵循2秒舉起,4秒還原的節奏,認真做好每個動作。
6. 練習頻率
為了取得最佳訓練效果,每個身體部位1週最好練2次。與普通的每個部位做4個練習,每個練習4組相比,這裡介紹的練習方法是十分簡單實用的。它包括了幾個主要的核心練習,輔之以最先進的訓練技術。
7. 先進的訓練技術
在有限的時間內1組間幾乎沒有問歇把超級組,複合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