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好每一秒濃縮健身時間

用好每一秒濃縮健身時間

 

       這是兩款30分鐘的“濃縮運動”計劃,可以讓忙碌的你只需每次花費半小時,就能保住目前的健身水平或者繼續進步。堅持下去,做好忍受運動後肌肉反應的準備,並學會享受這種感覺。

 

      把鍛煉內容濃縮的關鍵是讓每一秒鐘都起作用。具體安排可參考以下原則。

 

      1. 回到基礎練習

      很多人習慣於一次練習要在健身房花費3小時,他們可能擔心縮短練習時間會導致體能下降。但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如此。每次練習少於60分鐘照樣可以維持體能水平,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的職業教練瓦利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她努力完成博士學業期間,一星期最多只能鍛煉2次。她每個練習只做1組,但要做到力竭。1天練上身,1天練下肢,每次15分鐘完成,每星期的純粹運動時間只有30分鐘!而她的體能一直保持穩定水平。

 

      2. 或多或少都比沒有好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如果不能每周有規律地練5次,那就乾脆不練了,這不對,因為少練也比不練強,而且時間少有時間少的練法。

      首先不要找沒時間鍛煉之類的藉口,應把鍛煉安排到一天的日程當中,然後就像對待一次公務約會一樣準時赴約。鍛煉時要有進步欲,要注意力集中。

      節省時間的鍛煉計劃都很簡單,不追求復雜的套路,關鍵在於效率。提高效率的方法如下:

      A.提高練習強度——縮短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間,採用先進的訓練技術,以及使用更重的負荷。

      B.提高精神動力——還記得你剛剛開始鍛煉時的熱情嗎?想辦法保持一部分當初的激情,知道30分鐘就能練完本身就是一個敦促自己的動力。

      C.調整計劃——你要經常調整鍛煉計劃以取得最佳效果。

 

      3. 必須做些什麼?

      我們把身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一天練胸、背、肩、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另一天練臀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小腿與腹肌。任何身體部位都不應忽視,所以不要用犧牲某一練習來節省時間。在開始訓練之前,有幾個原則還是有必要再溫習一下。

 

      A.傾聽你的身體信號——鍛煉不能以造成身體傷害的代價來取​​得進步。相反,如果你感到有什麼不對頭,就是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及時發現問題並糾正它。

      B.保證動作質量——不能因時間緊湊而不講究動作規範,每個動作都要在控制之中。

      C.保證動作幅度——每一個動作都要爭取最大的動作幅度。

      D.保證恢復——一個肌群還沒從上一次練習的疲勞中恢復時,不要進行下一次練習。

 

      4. 組數與次數

      根據不同的身體部位與練習,每個練習做2~3組,每組8~12次。

 

      5. 動作速度

      有控制與穩定的動作十分重要。雖然你是在進行一種搶時間的練習,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動作就像是被火燙了一樣倉促,請嚴格遵循2秒舉起,4秒還原的節奏,認真做好每個動作。

 

      6. 練習頻率

      為了取得最佳訓練效果,每個身體部位1週最好練2次。與普通的每個部位做4個練習,每個練習4組相比,這裡介紹的練習方法是十分簡單實用的。它包括了幾個主要的核心練習,輔之以最先進的訓練技術。

 

       7. 先進的訓練技術

      在有限的時間內1組間幾乎沒有問歇把超級組,複合

相關推薦

  她 普通卻不平凡 特別又很實在 用患癌後的20年 為我們造就了生命奇蹟 20年癌症沒有轉移復發 秘訣到底是什麼? 何裕民專家團與大家一起分享 朱春老師的抗癌經歷 讓您在get秘訣的同時 收穫與朱老師同樣的幸運 也許,這樣就能遠離癌症 「人活著呢,要糊塗點 馬虎點,做事不要太計較」也許...

閱讀詳情 »

眼睛,是心靈的一扇窗,它是我們內心通向世界的窗口,看柔韌的小草在微風中舞蹈,看快樂的青蛙在荷葉上蹦跳,因為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才能看到這美好的一切,假如有一天,我們失去了眼睛,沒有了這扇明亮的窗戶,我們的生活就會黯然失色,被黑暗籠罩的世界,除了恐懼,就是黑暗。 圖片來源 磊磊(化名)一個5歲的小男...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人的命運是你永遠無法估量的,活一步就要走一步。總有一種活法可以讓自己生存,不必苟延殘喘! 這位9歲的小女孩Zubaida,因為一場煤油引起的火災而嚴重燒傷,從照片可以看見她的傷勢相當嚴重,她的臉、脖子、胸部和手臂都被火燒得面目全非!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圖片翻攝自今日...

閱讀詳情 »

  1934年5月28日,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某戶農家裡,一名孕婦提前兩個月早產下她的孩子。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名產婦一次誕下五名女嬰。由於早產關係讓這些剛生下的小孩十分的虛弱、幼小,再加上孕婦家境並不富裕,恐怕會在資源短缺下讓這些剛誕下的小孩夭折,所幸在當地政府與機構的幫助下,挺過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