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物製劑治療關節炎 有效延緩病情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關節疼痛、腫脹,發作時有如被鐵鎚敲打般劇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見的症狀,嚴重者甚至關節變形,不良於行;醫師指出,其實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延緩病情惡化,而且使用生物製劑治療能有效改善病情,大幅提昇生活品質的方式。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教學研究部主任陳得源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依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以及生物製劑治療等。然而患者使用抗發炎藥物,容易產生胃潰瘍、胃炎等副作用;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會造成水腫、骨質疏鬆,以及免疫系統功能失調。

陳得源表示,目前國內已有6款生物製劑提供申請使用,每名患者約可省下近50萬費用。不過,去年4月開始,健保實行減量與退場機制,若患者的評估指數小於3.2、持續2年,減半提供生物製劑;若持續到3年以上則需自費,當指數大於3.2才再給付。

「病情控制不穩定,恐造成患者病情惡化!」陳得源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要長期且穩定的治療,才能改善病情、延緩關節破壞,而生物製劑治療能有效緩解症狀,大幅提昇患者的生活品質,加上復健治療,更能回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序正值梅雨季節,氣候溫暖潮溼,正是有利於病媒蚊生長的條件。依據近期國家蚊媒中心誘卵桶監測資料顯示,高雄市鳳山區武慶、武漢等里今年自第14週起誘卵桶總卵數及陽性率均持續攀升,且較去年同期為高。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務必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登革熱高流行風險區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1歲男性因慢性咳嗽接受身體健康檢查,胸部X光顯示其右上肺尖處有白影,經胸腔病院做痰液培養確診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並開始接受抗生素治療。在近1年的藥物治療後,病人的右上肺葉病灶仍持續存在,甚至產生空洞化,因此轉診至成大胸腔外科評估是否需要手術介入。術後恢復良好 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健署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上女性,約有20%的人最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約80%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的時候發生,但只有18%的婦女有尋求治療。由於國人較為傳統保守,尿失禁的婦女中,大部分會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腎臟和血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腎臟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以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同時也能調節血壓,但很多腎臟疾病的患者會發生高血壓的共病,而增高的血壓又會進一步導致腎病加重,究竟兩者間有什麼因果關係?而多吃降血壓藥,會不會導致腎臟負擔又更為沉重呢?血壓、腎臟關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