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生活無縫隙 長照變得超簡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生活無縫隙 長照變得超簡單!

「老」就是負擔嗎?失能風險到底會對長照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失能老人推估有50萬,預計3年後,人力缺口將高會達到3萬人。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伊甸基金會希望藉由2大具體執行方向,招募更多居服員,全面打造友善熟齡環境,作為帶領家庭脫離困境的領頭羊,讓大眾對於「失能老人」的未來不再感到茫然,並且更願意施以援手。

延伸長照服務項目觸角 人力不足無解

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政府的「抗老」對策持續推陳出新,雖然長照2.0版強調將服務對象擴大,把長照1.0版的服務項目延伸得更加精緻,但若是要將長照服務項目觸角完全延伸到生活中,服務人力明顯不足的問題仍然無解。

居服員短缺的問題從工作環境、待遇及精神心理可以找到答案,由於醫院的工作人員領時薪,工作環境固定又不用煩惱設備,與醫院的方便相比,居家照顧的工作人員,工作前要提早驅車前往不同服務對象的家中,不但有交通上的風險及成本,心理也會因為家屬的眼光而有所怨言。

服務員年齡提高 2大方向打造友善環境

吳淑芬團長表示,除了照顧服務員人力荒的問題,長照服務還面臨另一件更加措手不及的事,就是照顧服務員的平均年齡提高,如果沒有接手的新人,未來的老人該何去何從?

想要提升居服員在社會的形象,首先要改善他們的勞動條件,首先希望能配合勞動部的放假制度,保證勞動條件。另外也可以前進校園宣導,舉辦表揚活動。許多大專院校設立「老年服務事業管理系」,希望可藉此鼓勵年輕人投入,培養新一代「抗老」尖兵。伊甸基金會每年都會舉辦無障礙生活節,希望藉由2大方向,營造一個熟齡友善社會:

1)    增設無障礙空間/

要鼓勵老人打開心門走出家庭,就必須要讓融入社區生活變得更簡單,建立無障礙的環境為首要目標,增設電梯、斜坡道、社區食堂,定期舉辦活動、供餐,吸引老人同樂之餘也能解開受疾病束縛的身心。
 
2)    消除歧視/

消除歧視是社會首要目標。失能老人的確因為老化產生生理上的限制,但是他有很多人生智慧可以分享,因為每個人都會老,老化只是一個過程,不要因此認為他們是一個負擔,我們應該要更積極正面看待這件事。

建立信任關係 建構無縫且連續性的歷程

吳淑芬團長表示,現在的服務部門仍習慣用服務項目切割需求,但是老化的歷程是連續性的,老人失能是很快的過程,因此伊甸基金會強調無縫隙的服務,期待可以補足政府不足的地方。

建構無縫隙且連續性的歷程,可以從生活中的細節開始,長期配合的水電工能到府維修,黃昏市場的菜販也會送菜到不方便出門老人家中。只要大家都伸出一隻手,長照概念自然變得簡單!吳淑芬團長表示,建立長久的信任關係才可以看到他們真正的需求,讓老人最後的路都可以不孤單。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救人無數的 52歲的空勤總隊吳教官,以往並沒有三高或其他慢性疾病,某日待命時卻突然嘔吐、伴隨左胸劇烈疼痛送醫急救,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急救他的心臟仍停擺將近2個小時,經葉克膜治療、裝設心臟支架後才順利脫離危機。 心跳2小時失去功能 只能靠CPR、葉克膜、心導管保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老了以後吃飯都會卡飯粒,口水也不自主流下來,算不算是中風症狀?醫師表示,許多病患都會針對上述問題憂心忡忡,但經過檢查,這些患者手足都有力,說話清楚,食物也可以吞嚥,並非一般腦中風,綜合上述症狀,判斷是顏面神經麻痺,建議中西醫搭配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年紀大、高血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約70歲的陳姓婦人聲音低沉沙啞,近半年在用餐跟喝水的時候經常容易嗆咳,到院檢查才發現雙側聲帶嚴重萎縮。另一名65歲的許姓男子在接受下咽癌的化療後,聲音沙啞,又因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經內視鏡檢查發現病患單側聲帶明顯萎縮。兩位患者接受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治療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師,我有心臟病,還能不能有機會懷孕?」隨著先天性心臟病照護的進步,有愈來愈多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順利轉大人,其中不乏育齡婦女,懷孕相關照顧也成為重要的課題。 孕前評估對心臟病患者非常重要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心臟科傅俊閔醫師提到,日前一名患有法洛氏四重症的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