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殖器傷口潰瘍 恐是梅毒徵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生殖器傷口潰瘍,常因無痛且大多不做治療就能自癒,容易使人忽視,小心這是梅毒初期的典型症狀!若發展成第二期的全身性皮疹,仍不好好治療,可能會轉變成晚期神經性梅毒,或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或畸型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檢驗室醫事檢驗師李蘭蕙指出,梅毒是由血液、體液交換及母子垂直所感染,病原菌因為不安全性交,透過黏膜或傷口感染後,會在生殖器上出現小傷口,例如單純泡疹病毒引起的水泡破裂、杜克氏嗜血桿菌引起的軟性下疳(潰瘍),以及梅毒螺旋體引起的硬性下疳。

然而許多性傳染病病原菌感染,都可能造成生殖器出現潰瘍的小傷口,所以發現症狀時,要進一步診斷傷口成因,除了專業醫師依症狀及問診判斷,也須臨床檢驗的輔助。

李蘭蕙解釋,篩檢的重要性在於,梅毒發展病程中,梅毒螺旋體在早期對抗生素治療的感受性相當好,可完全治癒且不留副作用,但若延誤就醫,治療將變得棘手,尤其是生殖器上的傷口,將成為其他性病如菜花、披衣菌、人類乳突病毒、淋病及愛滋病等入侵的最佳途徑。

若不幸感染梅毒,不見得每個感染者都會呈現明顯典型症狀,所以定期篩檢對高危險族群來說特別重要。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檢驗室,針對高危險群的調查統計發現,梅毒陽性率高達18%。

李蘭蕙提醒,除了定期篩檢,平時保持固定性伴侶,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不潔及不安全性行為,是遠離梅毒的最佳辦法!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失智翁遭騙婚,不肖之徒企圖詐財,所幸戶政事務所人員機警,熱心聯絡家屬處理,讓老翁得以保住財產......」這類詐財案件一再發生,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民眾,倘若發現家中長者判斷力明顯比往常差時,應留意可能是失智症早期徵兆,應就醫確診並與家人討論,為長者辦理輔助宣告(或監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今日宣布,考量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流感疫苗在部分地區的接種需求,即日起開放各縣市衛生局彈性調度使用公費成人0.5mL劑型流感疫苗,依仿單可減量改使用於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童,以紓緩幼兒的接種需求,家長可攜帶家中幼兒至各縣市衛生所及健康中心接種。疾管署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許多人過年放鬆,常大吃大喝到假期結束,但天天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反而容易造成憂鬱和體重負擔,吃得健康、均衡才能維持好心情。芬蘭多項研究發現,常吃高油、高糖、高鹽的加工食物會加劇沮喪現象;而多吃蔬果、全穀等健康食物則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根據東芬蘭大學公共衛生與臨床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過年期間闔家團圓,聚會、聊天、看電視,餅乾、糖果可不能少,但若是毫無節制地吃吃喝喝,幾天的年假休完,腰圍恐怕也會跟著胖一圈。營養師建議,過年期間招待親友,可用水果取代糖果,用果乾取代餅乾,選擇吃起來困難或複雜度高的零食,少看、少買、少吃、多運動,就能讓您過年腰圍hol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