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理性看待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 不要驚慌

理性看待2015年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不要驚慌

理性看待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 不要驚慌

文/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暨台灣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李秉穎

重要的H蛋白與N蛋白

流感病毒含有8段RNA基因節段,這8段基因有各種不同功能。流感病毒的外表有兩種重要的抗原,分別是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與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N)。這兩種蛋白抗原經常發生變異,其中H比N還重要,因為前者的變異比較頻繁,而且病毒必須藉由H才能黏附動物細胞上的接受器並侵入細胞。

在A型與B型流感中,只有A型流感會發生基因重組與世界大流行。我們說的「禽流感」,也都是A型流感,全世界被發現的H一共有16種,N則有9種。最近幾十年,人流感只有H1N1與H3N2這兩種。

除了幼兒之外的所有民眾,終其一生一定接觸過很多次人流感,所以大家都有對付H1、H3、N1、N2的抗體。但所有人都沒有其他編號的H與N的抗體,一旦這些其他編號的H與N成為人流感的一部分,就可能引起全世界大流行。

理性看待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 不要驚慌 

主要攻擊禽鳥的禽流感

顧名思義,禽流感主要攻擊禽鳥,它們天生不太容易攻擊人類。這是因為它們的基因不適應人類細胞。更重要的是,所有病毒都需要穿透細胞膜的阻隔,才能進入細胞繁殖。通過細胞膜的先決條件,是病毒表面的特殊蛋白必須與細胞膜表面的特定「細胞接受器」穩定地結合。這就好比通過上鎖的大門,需要特定的鑰匙,而流感病毒表面的H蛋白就是通過細胞膜的鑰匙。

禽鳥細胞的細胞接受器跟人類細胞不同,所以能夠順利通過細胞膜所需要的H鑰匙也不一樣。一般情形下,禽流感只會攻擊禽鳥,人流感只會攻擊人類,正所謂「人鳥殊途」。

 理性看待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 不要驚慌

基因突變與重組後的大流行流感

包括2009年H1N1新型流感在內,從1900年到現在,全世界一共發生過4次全世界大流感,而這些流感都是從動物病毒演變來的。因為人類免疫系統不認識動物病毒那些奇怪編號的H與N,所造成的全世界大流行,每一次都死傷慘重。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是禽流感直接突變成為人流感。後來2次大突變,可能是人流感與禽流感之間發生基因交換。2009年那一次,則以豬流感為骨架,插入一些禽流感與人流感的基因。無論直接突變或基因交換,這都讓原本不會攻擊人類的禽流感,搖身一變成為具有人類細胞膜限定H鑰匙的人流感。當禽流感病毒發生大突變之後,就不再是禽流感,而是人流感了。目前看到的H5N1、H7N9、H5N2等禽流感病毒,都還沒有發生大突變,所以都沒有立即引起大流行的能力。

 理性看待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 不要驚慌

農產品走私是國安問題!

禽流感在全世界到處亂竄,最常見也最有效的管道是農產品的交流。H5N1禽流感已經襲捲幾乎所有亞洲國家,但台灣卻一直不見蹤跡。如果候鳥很容易散播病毒,為何H5N1一直不入台?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台灣禁止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

2003年在金門查獲的一批走私紅面番鴨,被檢出有H5N1禽流感。2005年台中港查獲1,037隻走私觀賞鳥,檢出H5N1禽流感病毒。2012年台灣查獲一起從澳門返臺旅客走私綠繡眼等觀賞鳥,該批禽鳥檢出H5N1禽流感病毒。

上述三個案例是被查獲的,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其他沒被查獲的。這些走私行為,隨時可能將各種禽流感帶入台灣。分析2015年突發疫情的時候,不應忽略農產品走私夾帶病毒入台的可能性。因此,該如何杜絕農產品走私,實在是很重要的國安問題。

 

警覺但不驚慌

禽流感對人類的威脅很小,我們對台灣的禽流感疫情,應該保持警覺但不驚慌的心態。相對地,每年的人流感疫情都會在台灣奪去數百、數千條生命。因為恐慌而避免進食禽肉,卻不打人流感疫苗、不即時就醫,以減少人流感危害,無異於緣木求魚的愚行。

 

※原文刊載於2015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理性看待禽流感襲台 要警覺 不要驚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也常有嘴破困擾嗎?嘴破又稱為口腔潰瘍,就是指口腔內的唇舌以及上顎等黏膜,出現黃白色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爛點;營養師黃瑞培指出,包括貧血、免疫功能差或常熬夜、壓力大等,都可能因內分泌受影響,出現口腔潰傷。想避免嘴破一再發生,其實可從平時飲食改變開始著手。 減少食用刺激性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風濕免疫疾病診斷不易,常無法掌握治療時間。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指出,有許多疾病診斷方式單純,像是骨折只需照X光,肝臟疾病可以抽血檢查,但風濕疾病十分複雜,二十幾年前甚至連抽血檢查都無法查出。隨著醫療進步,近幾年才有免疫血清檢查、基因檢測等技術,能診斷風濕免疫疾病。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罹患乾癬患者,除了生理上不適外,往往也很容易埋下心理上的不適;諮商心理師胡瑋婷指出,臨床上就曾有患者去郵局時,被櫃檯人員打量,還曾有患者遭到行員拿衛生紙包現金給他,深怕被傳染的心態,讓患者感到被歧視。 乾癬患者常遭受歧視 長期下來變神經質 乾癬雖常見,但導致原因不明,...

閱讀詳情 »

三千烏絲好煩惱教你養出健康好髮質 染髮成為一種時尚潮流趨勢,從年輕人到老年人,許多人喜歡為頭髮作些變化、加點顏色,有些人是為了遮掩滿頭白髮而染髮,但是不正確的染髮程序與品質不良的染劑,可能危害健康?你知道你使用的染髮劑,到底含有什麼樣的成分嗎?那一種染料又比較安全?應該怎麼選擇?不少愛美民眾喜歡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