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營養補過頭 代謝症候群漸趨年輕化

營養補過頭 代謝症候群漸趨年輕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太關心孩子,有時可能會傷了孩子的健康!今年30多歲的林小姐,在公司健檢時發現空腹血糖偏高、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上升,甚至還有肥胖(160cm/72kg)、肝指數稍微上升、及脂肪肝的問題。就醫後在醫師進一步詢問下才發現,原來是林媽媽太愛孩子了!營養補過頭導致。

由於林小姐平時工作常得加班,林媽媽心疼女兒,擔心孩子工作時間長,總是準備豐盛的晚餐與點心,像是鹽酥雞、滷味、奶茶等,冬季時還會加上麻油雞或羊肉爐等補品,就是怕孩子不健康。甚至在林小姐轉述健檢報告顯示肝功能不好後,林媽媽還越補越兇、越補越勤,有時食物吃不完,媽媽還會不高興。

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宜靜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在六月份公布的去年國人十大死因中,主要仍是以慢性疾病為主,像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病變。而其中許多都是和不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所導致的肥胖有關。

沈宜靜強調,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已由前年的第五名竄升到第四名!更可怕的是,這些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很多肥胖民眾都是像林小姐一樣,因為不健康的飲食所導致。

提醒民眾,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定期運動、均衡飲食的好習慣,才能避免肥胖和慢性病的發生,假設改善後一直不見成效,可尋求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79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季節來到夏季,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疫情宅在家真的「悶」壞了!只能在按下冷氣遙控器「運轉」鍵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透清爽。但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重創國內經濟,「疫情改寫生活」連帶波及人民生計,「薪情」大受影響,僅管政府推出「紓困」方案,不過很多人看得到卻申請不到。前陣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8歲病患,8年前曾發生B型主動脈剝離,經血壓控制藥物治療後順利出院,持續門診追蹤。但他抽菸習慣未改,又不肯規律服藥,致血壓控制不佳,某日發燒不舒服懷疑感染,自行去藥房購買抗生素服用,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胸痛才緊急送醫,竟是慢性B型主動脈剝離進展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小心骨折了,這時候除了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到底骨折後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對?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肯定地說:「骨折病患的飲食,最好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避免骨質流失 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李佳龍醫師強調,「骨骼的組成分除了鈣質,還有磷、鎂與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林婆婆85歲,常常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主訴為起身蹲下困難,且站著刷牙膝蓋會無力且框啷框啷響,於多處診所就醫及復健治療皆無效,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過高,因此希望能夠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其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